孔姓由于孔子孔圣人的緣故,是一個倍受關注的姓氏,那么,百家姓中孔姓是怎么來的?得姓始祖介紹!《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百家姓到底有多少個姓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孔姓起源和歷史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孔姓起源和歷史是什么
一、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湯之后裔,其子孫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湯名字中的「乙」組合起來,為子姓孔氏。
二、源于子姓。出自宋國司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湯的后裔微子啟被封于宋國,微子啟死后,其弟宋微仲繼位。微仲九世孫孔父嘉為宋國大司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魯國,以其名字中的「孔」為氏,也是子姓孔氏。孔父嘉的六世孫為孔子。
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姬孔悝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衛國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孔氏。
四、源于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大夫孔寧,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資料記載,春秋時陳國(今河南淮陽)有個大夫叫媯孔寧。
五、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穆公姬蘭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鄭國(今河南新鄭)君主鄭穆公姬蘭有后人名姬孔張,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鄭國孔氏。
六、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七、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1、孔姓最初的發源地之一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到孔父嘉的后代因為避禍逃奔到魯國,并且在魯國定居下來,是孔氏的第一次東遷。這次東遷意義很大,以至后世魯地竟成了孔氏繁衍的居住地。
2、進入秦朝,孔姓在魯地已成為一大望族,并不斷向四周鄰近省份遷徙繁衍。兩漢之際,孔姓族人除有部分居魯地祀奉孔子香火外,還有部分入仕,成為當朝高官,地位顯赫一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連年戰亂,孔姓族人又一次大規模南徙,進入浙江、安徽等地。
3、盛唐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士族壯大,孔姓繁盛,郡望與名人大量涌現,家族播遷也愈加廣泛,逐漸分居于江蘇、浙江、江西等江南各地。
4、元朝統一中國后,有大臣上書元世祖,認為孔氏南、北二宗應只有一個衍圣公作為正統世襲皇封,按照“大宗之法”,應由孔子嫡傳后裔、此時寄寓衢州的衍圣公孔端友的后代襲封。元世祖采納其說,欽定南宗為衍圣公,并讓其返回曲阜奉祀。
5、清朝以后,孔姓子孫已遍布全國各地,還遠播海外,使孔姓成為我國諸多家族中一個著名的大宗族。當今孔姓族人分布很廣,以山東、江蘇、吉林為多,國外孔姓則以韓國居首。目前孔姓人口列全國第七十二位。
1、 郡望堂號:
郡望:魯郡、京兆郡、河南郡、會稽郡等。
堂號:闋里堂、至
圣堂,這兩個堂都是因孔子而命名的。孔子生于闋里,是歷史上的“大成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