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涼山魏姓起源于哪里人,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涼山魏姓起源于哪里人
1、魏姓最早發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帶,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
2、先秦時期,魏姓就已經出現了以“戰國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魏無忌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使魏姓在當時盛極一時,家族地位十分顯赫,勢力也十分龐大。
3、秦漢時期,魏姓子孫繼承先人遺風,歷居高官,使本族得以持續發展,并在秦時由于“秦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是故魏姓也有部分遷至今陜西省境內。魏無忌的六世孫因在西漢時任巨鹿(今河北)太守,有功于朝廷受到封賞,并使其家族成為朝野所敬仰的家族,其居地巨鹿也就發展成為魏姓歷史上最著名的大郡望。
4、魏姓也有進入江蘇、浙江、甘肅、寧夏者。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軍閥割據,相互攻伐,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加上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中原士族多受沖擊,因此魏姓大舉南遷至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在當地安居繁衍,發展壯大,名人志士也有如泉涌,如三國時期蜀之名將魏延便以勇猛善戰、功遷征西大將軍而聞名。
5、盛唐時,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士族壯大,魏姓繁盛,人丁興旺,郡望與名人顯宦大量出現,并且有部分族人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于福建安家,后又徙至廣東等地,使家族播遷更加廣泛,唐末,戰亂烽煙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遷,廣泛進入到南方各地。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廣大地區,繁衍于全國各地,從而使魏姓成為我國一大姓氏。元明清時期,魏姓族人已遠播于海外,成為我國諸多家族中一個比較大的著名宗族。
郡望和堂號 魏姓的郡望主要有鉅鹿、任城等。魏姓的堂號除了與郡望同名外,還有九合堂號等。“九合”堂號出自春秋時晉大夫魏絳。晉悼公時,北地山戎無終子請和,魏絳說“和戎有五利,晉侯使魏絳與諸戎盟。晉無戎患,國勢日盛,八年九合諸侯,復興霸業,都是魏絳之功。
楹聯 重要的魏姓楹聯有以下五副:
和戎著績;救趙全仁。
書屏志畫;圖畫表功。
誓成宅相;綽有租風。
公忠體國;機警能文。
虎觀談經,妙析異同之旨;鶴山受業,入推理學之宗。
1、魏文侯
魏文侯別名魏斯,是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君主。在位期間,魏文侯任用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與趙、韓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為諸侯,后世史家著書無不稱贊魏文侯之賢。
2、魏惠王
魏惠王別名魏?,魏武侯之子,魏國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人,是戰國時魏國第3任國君。惠王后元元年(前334),與齊威王在徐州(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相會,尊齊威王為王,威王亦承認他為王,史稱“徐州相王”。
3、魏源
魏源別名魏遠達,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出生地為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主張。在文學方面,代表作品有《海國圖志》、《圣武記》以及《皇朝經世文編》等。
4、魏收
魏收別名驚蛺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為南北朝時期北齊大臣,文學家、史學家。出生于鉅鹿郡下曲陽,即為現在的河北省晉州市。他與溫子升、邢邵并稱“北地三才子”,因為他出身巨鹿魏氏,機警敏捷,頗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