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份結婚領證黃道吉日
1、公元2024年3月1日,星期五
【農】 農歷正月廿一
【宜】 嫁娶 祭祀 開光 祈福 求嗣 出行 開市 交易 立券 動土 納財 掘井 會親友
【時】 ① 丁卯時:5:00-6:59;② 己巳時:9:00-10:59;③ 辛未時:13:00-14:59;④ 壬申時:15:00-16:59;⑤ 甲戌時:19:00-20:59;⑥ 乙亥時:21:00-22:59
【沖】 沖馬煞南
2、公元2024年3月4日,星期一
【農】 農歷正月廿四
【宜】 祭祀 祈福 求嗣 開光 嫁娶 出行 解除 伐木 拆卸 進人口 安床 動土 起基 上梁 栽種 納畜 破土 謝土 啟鉆 安葬
【時】 ① 癸卯時:5:00-6:59;② 甲辰時:7:00-8:59;③ 乙巳時:9:00-10:59;④ 丙午時:11:00-12:59;⑤ 丁未時:13:00-14:59;⑥ 庚戌時:19:00-20:59;⑦ 辛亥時:21:00-22:59
【沖】 沖雞煞西
3、公元2024年3月8日,星期五
【農】 農歷正月廿八
【宜】 祭祀 嫁娶 祈福 納采 裁衣 合帳 安床 入宅 安香 入殮 移柩 安葬 謝土 修造 安碓 求嗣 會親友 掛匾 交易 立券 納財 造倉 放水
【時】 ① 辛卯時:5:00-6:59;② 癸巳時:9:00-10:59;③ 甲午時:11:00-12:59;④ 乙未時:13:00-14:59;⑤ 丙申時:15:00-16:59;⑥ 丁酉時:17:00-18:59;⑦ 戊戌時:19:00-20:59;⑧ 己亥時:21:00-22:59
【沖】 沖牛煞西
4、公元2024年3月11日,星期一
【農】 農歷二月初二
【宜】 祭祀 動土 上梁 訂盟 納采 嫁娶 安機械 拆卸 安床 入宅 安香 入殮 移柩 破土 安葬 立碑 謝土 赴任 出行 移徙 祈福 求嗣 解除 造倉 進人口
【時】 ① 丁卯時:5:00-6:59;② 己巳時:9:00-10:59;③ 庚午時:11:00-12:59;④ 辛未時:13:00-14:59;⑤ 壬申時:15:00-16:59;⑥ 甲戌時:19:00-20:59;⑦ 乙亥時:21:00-22:59
【沖】 沖龍煞北
5、公元2024年3月13日,星期三
【農】 農歷二月初四
【宜】 裁衣 合帳 冠笄 嫁娶 納婿 安床 入殮 納財
【時】 ① 辛卯時:5:00-6:59;② 癸巳時:9:00-10:59;③ 丙申時:15:00-16:59;④ 丁酉時:17:00-18:59;⑤ 戊戌時:19:00-20:59;⑥ 己亥時:21:00-22:59
【沖】 沖馬煞南
6、公元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農】 農歷二月初七
【宜】 祭祀 出行 嫁娶 冠笄 安床 入殮 移柩 安葬
【時】 ① 己巳時:9:00-10:59;② 庚午時:11:00-12:59;③ 辛未時:13:00-14:59;④ 壬申時:15:00-16:59;⑤ 甲戌時:19:00-20:59;⑥ 乙亥時:21:00-22:59
【沖】 沖雞煞西
7、公元2024年3月19日,星期二
【農】 農歷二月初十
【宜】 祭祀 嫁娶 納婿 安葬
【時】 ① 癸卯時:5:00-6:59;② 乙巳時:9:00-10:59;③ 丁未時:13:00-14:59;④ 戊申時:15:00-16:59;⑤ 己酉時:17:00-18:59;⑥ 辛亥時:21:00-22:59
【沖】 沖鼠煞北
8、公元2024年3月21日,星期四
【農】 農歷二月十二
【宜】 祭祀 開光 塑繪 祈福 齋醮 裁衣 合帳 冠笄 嫁娶 拆卸 動土 移徙 入宅 入殮 移柩 安葬 謝土 求嗣 入學 理發 伐木 架馬 作梁 出火 修造 起基 定磉 放水 赴任
【時】 ① 丁卯時:5:00-6:59;② 戊辰時:7:00-8:59;③ 庚午時:11:00-12:59;④ 辛未時:13:00-14:59;⑤ 壬申時:15:00-16:59;⑥ 癸酉時:17:00-18:59;⑦ 甲戌時:19:00-20:59;⑧ 乙亥時:21:00-22:59
【沖】 沖虎煞南
9、公元2024年3月23日,星期六
【農】 農歷二月十四
【宜】 嫁娶 祭祀 出行 冠笄 立券 交易 進人口 開市 移徙 修造 動土 安床 入殮 移柩 破土
【時】 ① 辛卯時:5:00-6:59;② 癸巳時:9:00-10:59;③ 甲午時:11:00-12:59;④ 乙未時:13:00-14:59;⑤ 丙申時:15:00-16:59;⑥ 戊戌時:19:00-20:59;⑦ 己亥時:21:00-22:59
【沖】 沖龍煞北
10、公元2024年3月25日,星期一
【農】 農歷二月十六
【宜】 理發 冠笄 嫁娶 進人口
【時】 ① 乙卯時:5:00-6:59;② 丁巳時:9:00-10:59;③ 戊午時:11:00-12:59;④ 己未時:13:00-14:59;⑤ 庚申時:15:00-16:59;⑥ 辛酉時:17:00-18:59;⑦ 壬戌時:19:00-20:59;⑧ 癸亥時:21:00-22:59
【沖】 沖馬煞南
11、公元2024年3月26日,星期二
【農】 農歷二月十七
【宜】 嫁娶 祭祀 開光 祈福 求嗣 出火 入宅 移徙 安床 拆卸 動土 破土 謝土
【時】 ① 丁卯時:5:00-6:59;② 戊辰時:7:00-8:59;③ 庚午時:11:00-12:59;④ 辛未時:13:00-14:59;⑤ 癸酉時:17:00-18:59;⑥ 甲戌時:19:00-20:59
【沖】 沖羊煞東
12、公元2024年3月28日,星期四
【農】 農歷二月十九
【宜】 祭祀 祈福 求嗣 齋醮 嫁娶 冠笄 出行 開市 交易 會親友 教牛馬 除服 成服 啟鉆 安葬 移柩
【時】 ① 辛卯時:5:00-6:59;② 癸巳時:9:00-10:59;③ 甲午時:11:00-12:59;④ 丙申時:15:00-16:59;⑤ 丁酉時:17:00-18:59;⑥ 戊戌時:19:00-20:59;⑦ 己亥時:21:00-22:59
【沖】 沖雞煞西
13、公元2024年3月31日,星期天
【農】 農歷二月廿二
【宜】 祭祀 祈福 嫁娶 冠笄 修飾垣墻 置產 平治道涂
【時】 ① 丁卯時:5:00-6:59;② 戊辰時:7:00-8:59;③ 己巳時:9:00-10:59;④ 庚午時:11:00-12:59;⑤ 辛未時:13:00-14:59;⑥ 壬申時:15:00-16:59;⑦ 癸酉時:17:00-18:59;⑧ 乙亥時:21:00-22:59
【沖】 沖鼠煞北
古人云“好事成雙”,所以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婚姻為男女成雙之喜事,若在單日,則意味著不吉。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因為初七是三娘煞。傳說,因為月老不為“三娘”牽紅線,使她終身不能出嫁,就產生報復心理,堅決跟月老作對,于是專門破壞新人之喜事,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廿七,不宜結婚。不過需要區分真假三娘煞,真三娘煞才是不適合結婚、需要回避的日子。
真三娘煞:初三又逢庚午日,初七又逢辛未日,十三又逢戊申日,十八又逢己酉日,廿二又逢丙午日,廿七又逢丁未日,共六日,這種機率就不會太高。 假三娘煞:每月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廿七。
據說如果在“三娘煞”之日結婚,當日新娘會紅氣沖天,于是新娘結婚的時候就要用紅蓋頭同時撐紅傘。
看生辰八字
新人結婚,也會考慮到自己的生成八字來選擇結婚吉日。首先會看二人的八字是否相沖,還是相輔相成。然后再看看那一天的日子最好,與二人的生成八字適合,這些可以請懂的人看一下。
看老黃歷
有的人會比較相信結婚吉日的說法,所以在結婚前會先看看老黃歷,選一個宜結婚的好日子舉行婚禮,或者是找一個不僅宜結婚,且諸事皆宜的大好日子,希望能討個吉利。
避開三七九
如果選擇結婚吉日,最好是避開農歷的三月,七月以及九月,因為這三個月中有“清明”,“盂蘭”和“重陽”這三個節日,被稱作是傳統的“鬼節”,所以不宜辦喜事。而在八月月圓那個月,是大家熟悉的中秋團圓節日,是一個非常適合舉辦婚禮的月份。
民間認為農歷二十七是不適合結婚的日子,因為二十七是三娘煞之日。
三娘煞:相傳月老不為三娘牽紅線,使她不能出嫁。基于報復心理,三娘喜與月老作對,專門破壞新人之喜事,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便不宜結婚。
除此之外結婚的日子還應該避開新人自己及雙方父母、未婚兄姊的生日。若雙親已經過身,則避開其生忌、死忌。
除此之外古代歷法認為,黃道日子是吉日,做事相宜。黑道日子是兇日,做事不利。 如每年的“四離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四絕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月忌日”(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日);“暗九日”(每月的十八、二十七日);“楊公忌”(指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和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等日子都適合結婚。
新娘進男方家門時,如有門檻,要跨過去,還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結婚當天直到晚上就寢前,任何人都不準接觸新床。新娘當天更不可碰到床邊。
新娘子結婚當天所穿的所有禮服,婚紗,鞋子等都應是全新的,且禮服避免有口袋,因口袋多能帶走娘家財運,所以最好選擇無口袋的。
新娘手捧花忌選生花,生花容易枯萎,婚事諱之。如若要選,最好選擇連招花和石榴。連招花其狀意喻閨女出嫁,石榴意喻多子多孫。
新婚的對聯最遲也要在結婚前夕掛上,完婚滿一個月后要除下,且選購對聯時,男女雙方各自的對聯要分清。
當婚禮結束親友離去時,新人與親友都不可以說:“再見”,因為“再見”二字有分手與離別的含義,對新婚夫婦來說,此寓意非常不好。所以在新人在送賓客時,應該以點頭示意,或揮手送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