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立碑有什么講究:墓碑的方向
登穴看明堂,墓碑就是陰宅的大門,是墳墓的納氣口。墳墓如果安葬時沒有留下“墳書”,不知道了安葬時棺槨的朝向,墓碑的方向就要根據明堂、朝案、砂水的走向而定。一般要求應山應水,并結合羅經24山,陰陽交度,既符合形法又符合理法。
左青龍右白虎,墓碑一般要求立于墳墓的左前方,離開墳墓封土50cm左右,不能壓著棺槨。有墓碑底座兼帶供桌、墳門的,須立于墳墓的正前方。另外,各地風俗不同,墓碑也有立于棺頭者,稱陰碑,曰:利人丁延嗣;但多立于棺腳,與墳門同位同向,更利家財。
墓碑的大小宜與墳墓封土大小高低搭襯,一般低要應心,高不過眉,尺寸要符合“丁蘭尺”,形制以簡約大方為佳。
關于碑文,現在都與時俱進了,沒那么多考究了,但碑刻一定要是陰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
墓碑風格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傳統風格,另一種是藝術風格。合適的地方都一樣,私人墓地或者公墓都可以。
① 傳統風格的墓碑以傳統風格的藝術造型和意蘊深厚的雕刻裝飾,既滿足了現代人的審美追求,又表達了對逝者的記憶和緬懷,因而廣受歡迎。但傳統的墓碑加工工藝非常復雜,往往需要墓碑生產廠家有足夠精湛的加工工藝,才能使其美觀并具有藝術文化氛圍。
② 藝術風格的墓碑不僅是供墓地使用的,也是供農村私人墓地使用的。通過多種方式創造并給人以視覺甚至精神上的沖擊,以傳達特殊的思想感情。易于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圍,能傳達人們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墓碑銘的書寫主要是根據死者的情況,比如藝術墓碑,主碑的長度不一定足夠,沒有主碑,所以以傳統的墓碑銘書寫方法為例。常見的碑文有兩種。一種只表明墓中死者的身份,大多由死者親屬設置;另一種除了表明死者身份外,還簡要介紹了死者的生平、成就、功過。這種墓碑也叫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