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俗稱“臘八”,即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人們通常會在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靈,以祈求來年的豐收和吉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4年臘八節是哪一天,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2024年臘八節是哪一天
2024年臘八節具體時間:2024年1月18日,星期四,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不是我國法定假期,所以不會放假。
在我國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忙著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粥。在南方臘八很少提,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臘八節,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臘八節,是每年農歷的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而臘八節的來源主要與佛祖釋迦牟尼的一段傳說有關。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修行多年仍一無所獲,一天他跳到河中清醒頭腦,沐浴過后卻再也無力爬回岸上。這時一位叫做蘇耶妲的女性從旁邊經過,將他拉上了岸。蘇耶妲還給了他一碗用米、栗等熬成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來到菩提樹下幡然覺悟,這一天恰巧是農歷十二月初八。從此,佛門弟子將十二月初八這一天稱為“佛成道節”,在這一天,寺廟會向世人布施稀粥。受此影響,民間也逐漸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的到來標志著春節的開始,民間有俗語道: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便說明了臘八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位置。
寓意一:祭祀八谷星神,慶賀五谷豐登。
古代上至貴族皇室下達平民百姓,叩謝天地、祭祀神靈、祖先,感謝這一年的恩澤庇佑,祈求來年施恩風調雨順、財谷滿倉。這一習俗沿襲至今,很多地區的農戶都會在農歷十二月初八這一天煮上滿滿一大鍋的臘八粥進行臘祭,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寓意二:鄰里鄉親互贈粥,喝了好人緣。
臘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煮臘八粥,每家放的干果食材各不相同,各有風味。招呼朋友到家里喝一碗熱熱的臘八粥,或者煮好粥送到親朋友鄰家,你家送過來,我家送過去,表達一年的感謝和祝福,是一種很好的聯絡感情的方式。
寓意三:臘八舍粥,行善積德一生好運。
以前大戶人家都會在這天在門口支起大鍋,煮上幾鍋雜米粥,撒進豆類干果,布施給窮人、乞丐、孤寡老弱病殘的人,臘八粥在寒冬讓人們果腹御寒,助人做好事功德無量。很多寺廟也在臘八節這天將臘八粥贈予信眾,喝福壽粥健康好運。
禁忌一:臘八節不回娘家
按照過去的老說法,一年之中總有幾天時間,出嫁了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說是忌諱,是有講究的。
進入臘月以來,第一個吉日就是臘八。臘八這天回娘家會對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會趴著死。另外一種說法:“臘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意思是會窮自己的家。有的說法甚至認為,在臘月里,臘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不可以在娘家過。
禁忌二:臘月不搬家
從風水上說,臘月里偏寒,如果貿然搬入新宅子的話,寒冷的氣氛會阻隔家中的興旺氣氛,這聽上去是有一定自然科學道理的。
但是隨著家居技術的提升,很多房子都已經實施了全屋供暖,不用像過去那樣刻意請些朋友來新屋坐坐,旺旺人氣。之所以有“臘月不能搬家”的說法無非是顧忌人住進去會手腳冰冷,對身體不利,而現在對于擁有家居暖氣的人們來說,這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禁忌三:吃臘八粥不過午
農歷十二月初八,民俗謂之臘八,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從這一天起“年味”日漸濃郁起來。
在我國,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已流傳千年之久,但對于吃臘八粥這一習慣,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臘八粥不過午。每年臘八節前一天晚上人們就開始熬制臘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如果吃不完的話可以分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吃,但是不能過中午,還有句俗語叫“早食粥,來年糧食早收”。
1、陜西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肅
傳統煮臘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后配炸馓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寧
臘八節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4、江浙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咸兩種。臘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話,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5、西北
臘八節在陜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里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6、寧夏
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和陜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7、北京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剝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8、四川
四川地大人多,臘八粥做法五花八門,甜咸麻辣,而農村人吃咸味的比較多,主要是用黃豆、花生、肉丁、白蘿卜、胡蘿卜熬成的。
9、黑龍江
在哈爾濱,除了臘八粥,還有吃“臘八蒜”的。民間上把在臘月初八這天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10、河南
河南人吃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多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寓意來年五谷豐登。
11、山東
山東,“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用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還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是為點綴。另一種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