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炙甘草并不陌生,甘草是一種補益中草藥。這是一種由生甘草經過加工而制成的中藥,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會用到的中藥材。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第一、清熱去火
清熱去火是炙甘草最重要的功效之一。當大家出現上火癥狀時,何不一些炙甘草泡水喝,那樣可以盡早的協助大家排出來身體的濕毒。此外,用炙甘草泡水喝還能防止濕毒瘡瘍和咽喉疼痛。
第二、醫治疾患
炙甘草具備醫治潰瘍病的功效,針對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爛的病人而言,當服食炙甘草之后能讓潰爛病癥明顯改善。炙甘草盡管能醫治潰瘍病但不適合服多,由于會引起血壓高及其低血鉀癥。
第三、健脾養血
炙甘草具備滋補心浮的作用,特別是在針對心氣不足造成的發慌、胸悶氣短具有非常好的實際效果。此外,用炙甘草水煎取液,還具備抗心率失常的功效。
第四、止咳祛痰
炙甘草不但能夠止咳化痰還能化痰。此外炙甘草也有很弱的止喘作用。據當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用炙甘草的水煎取液喝,可以協助大家化痰、緩解咳嗽。
1,炙甘草具有舒肝安神的作用。中醫認為,肝主疏泄,掌管情緒。當肝氣郁結時,就會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怒、焦慮等癥狀。而炙甘草能舒緩肝氣,平抑情緒,起到安神的作用。
2,炙甘草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它含有豐富的黏液質,可以在呼吸道上形成保護膜,從而起到潤肺止咳的作用。此外,炙甘草還可以平喘散結,對于咳嗽、氣喘等肺部疾病有一定的功效。
3,炙甘草還具有補脾胃的作用。脾胃是人體的消化系統,脾主運化水濕、胃主受納。當脾胃功能不好時,就會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問題。而炙甘草能夠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4,炙甘草還具有抗炎作用。炙甘草中含有甘草次堿和甘草苷等活性成分,這些成分能夠抑制炎癥反應的發生,減輕炎癥引起的不適癥狀。
5,炙甘草還是一種抗潰瘍藥物。它可以保護胃黏膜,增加胃黏液的分泌量,形成保護膜,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傷。同時,炙甘草還能促進胃黏膜的修復和再生,對于潰瘍有一定的輔助效果。
鎮咳平喘
炙甘草和生甘草都具有鎮咳平喘、祛痰的功效,但是生甘草作用強于炙甘草。
鎮痛
炙甘草還具有顯著的鎮痛作用,與生甘草相比,炙甘草止痛效果非常顯著,說明甘草經過炮制后,藥效物質發生了變化,證明甘草蜜炙后緩急止痛作用增強。
1.選材。應選用成熟的大黃甘草,髓質豐滿,金黃色且不松軟。質量好的甘草具有固有香氣,如無香味或味道與普通甘草差異很大則為不良品。
2.清洗。將甘草使用流水或浸泡在清水中清洗干凈,去除表面的雜質和污物。
3.修整。將甘草切去損傷或破損的地方,使之外形平整,整齊美觀。
4.烤制。將甘草擺放在木炭爐上烤制,火候應不宜過早,以防烤焦或糊糊。在烤制過程中,需不斷翻動甘草,以達到均勻烤制的目的。炙甘草的炙制時間以使甘草表面變成金黃色為度。
5.去除表皮。在炙制完成后,用錘子輕敲甘草的表面,使其表皮破裂。手動揉搓甘草使其皮屑脫落,并將表皮削去,用凈水浸泡,去除表面的黑色物質和灰塵。
6.晾曬。晾曬處理后的炙甘草需保存在通風和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
禁忌人群 濕阻中滿、嘔惡及水腫脹滿者忌食。
適宜人群 適宜胃潰瘍者、十二指腸潰瘍者、神經衰弱者、支氣管哮喘者、血栓靜脈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