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也稱為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指的是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今天小編整理了團圓飯的寓意和象征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團圓飯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吃團圓飯的寓意和象征是:吉祥如意、其樂融融、財源廣進、幸福安康。美滿幸福等,總之吃團圓飯是人們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向往。象征著一家人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團圓飯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寓意吉祥、發財、圓滿、團圓。團圓飯的食材和菜式多寓意吉祥,如廣東取諧音“發財”“好市”的發菜和蠔豉,江淮地區的人們常會吃象征圓滿、團圓的圓子(原材料和做法花樣很多),北方人則吃象征元寶的餃子。日本則會吃象征長壽、稱為年越蕎麥的蕎麥面。
吃團圓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南方
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里或碗蓋上放兩只橄欖,稱為“無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魚(余)”。
北方
民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當然,“灶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吃年夜飯的時間在大年三十除夕夜的晚上,每年的公歷時間都不一樣,是農歷中一年的最后一天。傳統上年夜飯是在除夕祭祖后,吃年夜飯前先拜神祭祖,祭祀結束后才開始年夜飯。
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晚餐,每年新年前的重頭戲。年夜飯的菜品十分富多彩,還有很多講究和美好的寓意。
1、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也有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美好祝愿。包餃子的時候,還會放一些硬幣,誰先吃到了,就會更好運。
2、春節吃魚是國內常見的一項習俗,也是有講究的,要一條完整的魚,魚“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3、南方人年夜飯大多都有圓子,是用糯米搓成圓形,象征著團團圓圓,討個吉利的口采。
年夜飯是每年新年前的重頭戲,源于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后團圓聚餐。南北地區因為地域的差異,年夜飯的習俗有所差異,不過一般吃年夜飯前先拜神祭祖,等拜祭儀式完畢后才開始吃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