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4立春節氣時間點,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2024立春節氣時間點
2024年立春準確時間:2月4日 16:26:53,星期日,農歷臘月廿五。立春是24傳統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節氣時通常是公歷的2月3~5日。立春節氣之后,氣溫將進一步回升,結冰的地方會慢慢融化,冬眠的動物、蟲類也開始慢慢蘇醒,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按骸币惨馕吨f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
對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譜》中這樣解釋:“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傲ⅰ笔恰伴_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立春節氣在每年的2月3—4日左右。
立春,是冬的結束,也是春的起始。經過一冬的蟄伏,春天萬物生長、生命勃發,萬物復蘇。人們的心情也變得愉悅、快樂?!稜栄拧分姓f:“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氣也,故生。”
立春節氣期間氣候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乍暖還寒:一是日夜溫差較大;二是冷空氣活動頻繁。春季常因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明顯降低,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
立春到了,但是氣溫并不會回升的那么快,并且老話講春捂秋凍,不建議大家過早的脫掉冬裝換上亮麗的春裝,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應該注意保暖。氣象學意義,連續 5 天的日平均氣溫高于5°C,冬天就結束了。二十四節氣認為,到“驚蟄”前后結束了冬天。大約公歷3月初冬季結束。2016年3月5日11:43:30為驚蟄節氣后大概就不那么冷了。
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春餅來歷故事:相傳宋朝年間,一個書生名叫陳皓,有一位賢慧的妻子叫阿玉,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陳皓專心致志讀書,但常忘記了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陳皓邊讀書邊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不久,陳皓赴京趕考,阿玉又制作春餅并用油炸,給丈夫當干糧。結果,陳皓得中狀元,高興得把妻子做的春餅干糧,送給考官品嘗??脊僖怀?,贊不絕口,頓時寫詩作文,稱之為“春卷”。從此,春卷名聲大振,傳到民間各家各戶,形成家家戶戶都吃春卷的風俗。后來,春卷競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進貢的上等禮品,被雅稱為“玉餅”;皇帝賜食群臣,稱“玉餅瓊肴”,寓意迎春、咬春、祝福。
立春有迎春、打春牛、咬春、搶春等一些習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它是在立春的前一天進行的,在古代時,迎春的儀式非常盛大,人們非常重視這一個習俗。
打春牛
立春前,村民們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在立春這一天,人們會用鞭子抽打春牛,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咬春
在立春時,我國民間有吃蘿卜的習俗,稱為咬春,在北京,立春的時候要吃春餅,也叫做咬春。
搶春
在土?;蚣埮1淮蛩橹?人們會去搶這些土塊或紙片。因為人們,牛土或牛紙可以帶來吉利。這個行為就被稱為“搶春”。
除了這些習俗,立春時的習俗還有很多,比如游春、報春、躲春、祭拜太歲、迎句芒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