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還是屬于過大年,在正月初二其實也是有日子的說法和講究的,那么正月初二是什么節日?有什么風俗?今天小編整理了正月初二是什么節日有什么風俗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正月初二是什么節日?
正月初二——開齋日
照傳統說法,除夕辭舊,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齋,初二解除齋解等禁忌,是嶄新的開始,俗稱“開年”。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一般備發菜、生菜、魚等,意在取其生財利路之意。
正月初二——姑爺節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家 、岳母拜年。這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利是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
1、回娘家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迎婿日”或“姑爺節”。民間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否則會把娘家吃窮,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民諺說:“正月初二路上看,盡是小生和小旦。”大年初二,路上都是提著禮物隨妻子回娘家的男子。正月初二,女兒回娘家拜年,盡一份孝心,也是中華傳統文化體現。
2、祭財神
北方有正月初二祭財神的習俗,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這天中午還要吃上一碗餛飩,俗稱“元寶湯”,祈望新的一年生活更加富足。老北京的大商鋪,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發大財。
3、吃開年飯
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之意,雞寓意“大吉大利”,生菜取意“生財”,蒜寓意“能寫會算”,芹寓意勤勞刻苦等等。
1、忌諱動剪刀
在古人看來,鋒利的東西不符合新年平安的愿望訴求,容易給家里帶來是非與麻煩,要是不小心劃破手指,那就不好了,所以正月初二忌諱動剪刀。這是老祖宗趨福避禍,祈求平安喜樂的一種方式。
2、忌諱睡午覺
大年初二白天不可午睡,否則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是的,每年的正月初二也都是屬于“迎婿日”的。
在這一天,所有的出嫁的女子都是需要帶上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的。
根據流傳久遠的年節習俗,大年初二才是"迎婿日",也有人說這天是"女孩兒日"。嫁出去的女兒全都要在這一天帶著丈夫回娘家,一來是拜年,二來是探望父母。一般來說,嫁出去的女兒在大年初二這天就可以無拘無束地回娘家了,但也有些地方是初三,甚至在初三以后。由于這一習俗對娘家非常重要,所以娘家人也特別重視。
所以說,正月初二所有出嫁的女子都是需要回到娘家的,也被稱為是“迎婿日”。
中文名:正月初二
外文名:Lunar January 2nd
別 名:大年初二
潮汕地區稱正月初二為【食日晝】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姑母要發紅包,這一古老的傳統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潮俗新媳婦回娘家叫“返厝”,古稱“歸寧”,連續三次,故有“頭返厝”(婚后三天)、“二返厝”(婚后十二天)、“三返厝”(婚后滿月)之說。頭返厝有三日回的,也有十二日回或滿月回的。
頭返厝一般不能在娘家過夜,吃過午飯后至娘家炊煙之前就得返回。二返厝可住一兩天(潮安一地二返厝也不能過夜)。三返厝可住十天半月,只要與夫家商量好就行。頭二次返厝,一般都要事先商量好,由新娘的兄弟來帶回。第三次返厝,通常由新娘自己回或由新郎相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