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文化一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比如,在與人相交之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請對方一起吃飯,這是促進交流和加深感情的最好方式,運用這種方向開一家店鋪,取一個有創意的店鋪,生意絕對不會差。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餐廳高分的創意名字,一起來看看吧!
餐廳高分的創意名字起名技巧
一、名字好不好,看跟消費者共鳴有多少
餐飲品牌在命名上解放了“想象力”,玩法就層出不窮。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勾連”出消費者的共鳴。這也是一些傳統品牌嚴重缺失的。一個品牌名字好不好,關鍵就看他所勾連的時代記憶有多少,能跟消費者形成多少共鳴。
二、餐廳取名五種方式該如何選擇?
1.娛樂化
比如廣州的祿鼎記酸菜魚。這個名字從讀音上,自然就讓人想到金庸的武俠作品《鹿鼎記》,而“祿”字又跟善財的南方人以共鳴。類似的還有陸小鳳餐廳、蠔門九式。
比如廣州的不怕虎牛腩,取自“初生牛犢不怕虎”。LOGO設計有點科技感,貌似跟餐飲不兼容。但卻引發不少共鳴,品牌形象用一個牛的玩偶,曾經有顧客消費之后還要買工裝。這樣的設計,一點都不像餐飲品牌,但是消費者喜歡。
比如牛肉粉品牌,有“俏鳳凰”,也有“三個辣椒”。一個普通的米粉,被前真功夫品牌經理做得風生水起
2.國際范兒
就像桂芳、翠花、秀蘭、大強、二餅、狗剩……,他們進了寫字樓里,就成了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
FlyJuice
有的餐飲品牌追求國際化表述,這一點在上海特別明顯。比如潮流文化創意人顏程Run和朋友創立的潮流飲品,品牌名叫FlyJuice (中文名福來聚斯)。比如小南國旗下的米芝蓮。再比如上海摩提工坊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在國內有“西樹泡芙”、“摩提工房”、“粉媽松餅”、“不出二品”、“優果YOGO”、“和米堂”等近600多家品牌連鎖店。
3.借勢潮流文化型
“二”原本是貶義詞,原意是辱罵人傻的。北方人稱“二楞子”、“二逼”,西北人稱“二球”,四川人叫“二桿子”。但是在網絡世界,卻形成了“二文化”,“二”成了褒義詞,用來形容那些傻傻的可愛的人。
太二酸菜魚的“二文化”
在廣州,太二酸菜魚就借勢了這個潮流文化,并且把“二文化”運用的出神入化,自開業一個月以來,天天被罵卻天天門口排隊。它有幾條很“二”很個性的“趕客”條款。走進店內,便可看到墻上掛著一個大牌匾,上面寫著“本店五不接待”,即:① 吃飯只顧著玩手機的;② 同行超過四個人進店的;③ 說我們家魚不好吃的;④ 微信紅包只搶不發的;⑤ 脾氣比店長還要拽的。此五類客人,通通不接待。這家主打“老壇子酸菜魚”的太二餐廳,還大方地對顧客稱,“我們的酸菜比魚好吃”。但這還不是“太二”最 “二”的地方,曾經有一次,太二全場暫停營業,放客人鴿子一天,原因竟然是全家去旅游了。
4.向傳統致敬型
在餐飲品牌命名時,有向傳統致敬的,比如客語、楚詞、南棲、皖廚、以身湘許等餐飲品牌。
5.解放想象力型
到了廣深,餐飲品牌有種“解放想象力”的感覺。比如樂凱撒比薩的“樂凱撒”,LACASA--LA即樂,快樂,歡樂;CASA在意大利語里面是家的意思,拼起來就是快樂的家、溫馨的家園。所以,公司自稱“樂家”。
三、餐企名字背后,是時代的審美和情趣
|想象力|
當80后登上餐飲舞臺,話題成為了趨勢。而餐飲業就自然而然地變得有趣、好玩了。無論是格局、視野,還是表現力,都截然不同。
新一代餐飲人帶來了不同的思維和視角:傳 統餐飲人,是先經營產品,后經營品牌,因此品牌名字都比較潦草,甚至只是簡化為記號。他們常用的品牌命名方式就是“某記”。比如和海底撈同時代的廖記棒棒 雞、袁記肉夾饃。新生代餐飲人,無論品牌向傳統致敬,還是走向未來,都強調品牌先行。哪怕只是一家店,也要認真地先設計品牌名稱、LOGO、吉祥物什么 的,店面裝修也要請專業的公司來設計一下。
|草根精神|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創業潮來臨,一大批創業者涌進餐飲業。這一代創業在餐館取名上,帶著私營經濟的“草根精神”。比如海底撈,名字由來取自四川人的麻將。海底撈的名字居然是這么來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說,四川人喜歡打麻將,他們管最后一張和牌就叫海底撈。當時,他的店開業了卻想不到好名字,他老婆正在打牌, 最后一張和牌了,就讓張勇把店名取作“海底撈”。除此之外,那個時代的餐飲品牌還會構建一種歷史感和情懷。比如廣州九毛九,就取自山西籍商人的典故。山西 人太摳,“勤儉節約的品質、精打細算的習慣、嚴格控制成本精神”被調侃為“九毛九”。
|典故和雅趣|
傳統餐飲店名,一般都有典故和雅趣。比如北京有全聚德、杭州有樓外樓。
樓外樓
樓外樓菜館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店主從南宋詩人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中得到啟 發而取為“樓外樓”。另一種說法是因菜館建在近代著名學者俞曲園(俞樾)先生俞樓前側,洪瑞堂就到俞樓請先生命名,曲園先生說:“既然你的菜館在我俞樓外 側,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名句,叫做‘樓外樓’吧!”
01、全聚德
中華老字號,創建于1864年,秉承著總理對全聚德“全而無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精辟詮釋。此名有“聚寶盆”之義,既傳統又現代,是一個招財的好名字。
02、杏花樓
一家聞名中外的廣東風味特色菜館,創辦于1851年。以“樓”字為餐館名字后綴,有一股中國傳統文化氣息,此外用杏花為名,直接體現出了美食的撲香誘人。
03、廣州酒家
始建于1939年,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發展到如今已經是擁有多間酒家、一個大型食品生產基地及遍布全市的數十間連鎖食品商場。以“酒家”為名突出了餐館的特色,又有品位悠久之意。
04、小南國
該店名十分富有詩意,使人聯想到“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讓人置身詩情畫意中。而且南國代表的是一個地名,用作餐館名字好聽大氣,同時寓意著會將餐館的特色與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05、知味觀
“知味停車,聞香下馬 。欲知我味,觀料便知。”是中華老字號杭州知味觀的寫照,由孫翼齋先生于1913 年創建。從店名中可以了解到,餐館的美食香飄十里,深深刺激到人們的味覺,讓顧客流連忘返。
[01]陶陶居餐廳
[02]蘭桂坊餐廳
[03]帕戈意大利餐廳
[04]凱悅餐廳
[05]巴國布衣
[06]美味獨特
[07]洞蜜園
[08]知味觀
[09]文信老鋪
[10]文汝馨居
[11]無餓不坐
[12]西湘記
[13]四海一家
[14]火龍堂
[15]綠島草堂
[16]烏江魚川湘館
[17]蜀留香
[18]六七八酒食
[19]老格蔸川菜
[20]餐廳取名
[21]泰和飲食店阿娘面
[22]山川草木
[23]飯是綱
[24]泮溪餐廳
[25]蜀都旋轉
[26]南海城海鮮餐廳
[27]美京餐廳
[28]王府井餐廳
[29]松風軒
[30]農夫烤魚
[31]崇正天然蔬膳閣
[32]隆興面館
[33]威斯汀舞臺餐廳
[34]崢崢飲食
[35]華苑餐廳
[36]米家餐廳
[37]康乃馨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