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的風俗由來
這來源于民間古老的習俗,以前交通不便利,大部分女兒嫁出去后,很少有機會回家,那么探訪父母方式,常見的就是回門了,除了新婚后的三天左右,后面便是每年正月初二適合回去,也被成為回門日,之所以選在這天,是因為初一要留在夫家幫忙招待客人,而且年三十或者臘月底都不大適宜回娘家,所以到了春節第二天,就可以帶上禮物,和丈夫一同去娘家拜訪了,有時候還要攜帶足夠數量的紅包發給親戚家的小孩。
原則上是不能過夜的,因為有種說法,如果回娘家夜晚沒回去,那么家里就變成空房,福氣就留不住了,尤其是新年,是積累好運勢的時候,應當在回門后及時回到婆家,特別是對于剛剛結婚的小夫妻來說,是更加要注意這點,一個月內都不能出遠門,或者讓房間空著,以免喜氣被沖散了。不過如今沒有這么多講究了,交通也比較發達,可以很快來回的,有時留下過夜也無傷大雅。
①準備的禮物最好是雙數,表示好事成雙,包裝顏色只好是吉利的,以紅色或者亮色為主,不宜用黑白的色彩,比較沉重。
②看到周邊的鄰居也要打招呼,這樣不僅本人給人好印象,父母也會受到大家的表揚,覺得教養很好,以后在周圍行事也方便。
③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夸夸其談,要客觀有邏輯,不然會給娘家人很不好的回憶,下次就不歡迎你們的到來了。
據說,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民間流傳有“財神菩薩休妻”的故事:從前,財神廟財神身邊總有一位端莊美麗的財神娘娘陪伴。后來這位善良的女菩薩突然不知去向,原來她被財神爺給休掉了。
財神爺為什么要休妻呢?這要從一個乞丐說起。有個討飯化子窮得無路可走,討飯路過一座古廟。進廟后,他什么菩薩都不拜,單摸到財神爺像前,倒頭便拜,口里禱求財神爺賜財。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花子,心里想連香燭都舍不得點,還來求財?天下有那么多窮叫花子,我能接濟得過來嗎?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認為財神總會救濟窮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財何用?便不住地拜。
這時,財神娘娘動了惻惻隱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財神夫君,勸他發發善心給這叫花子一點施舍。可財神爺不理睬,打了兩個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雖然是財神娘娘,可財權在夫君手上,夫君不點頭,怎么好將錢賜給叫花子呢?
娘娘無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環,扔給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龕上擲下一物,一見是一副金耳環,知道是財神所賜,急忙磕頭,連呼“叩謝財神菩薩”。財神爺睜眼一看,發覺娘娘竟將自己當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給了窮叫花子,氣得大發雷霆,將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自此以后,數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財的。
在北方地區,大家習慣性在大年初二迎接財神。 一般在早晨的情況下,必須放鞭炮,以表迎接財神,留意時間不適合過晚。 這一天下午要吃餛飩,別名“金幣湯”。祭拜的貢品用魚和牛肉。北京老字號的大商標,這一天均巨資祭拜主題活動,貢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鮮紅色活鯽魚等,祈望要發橫財。 如今全國各地也是有許多地區會在大年初五這一天舉行迎接財神主題活動,出現異常繁華。大伙兒還可以去參加主題活動,沾沾財神爺的財運。 此外,正月初二迎財神貢品有哪些
提前準備下列物件敬奉財神爺:
1、五色新鮮水果(意味著五路財神)如:iPhone、桔子、潘桃、紅心火龍果、大棗
2、茶三杯(荼葉中藥炮制)
3、花束(百合花、黃菊花、滿天星)
4、糖塊(花生仁、糖塊、點心)
5、香9支,焟燭1對、金幣(冥幣)等上香用具
財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中國民間信仰。
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華商始祖—王亥(中)、文曲星—比干(東)、天財星君—柴榮(南)、武圣—關公(西)、趙公元帥—趙公明(北)。
還有其它四方財神:子貢—端木賜(西南)、增福相公—李詭祖(東北)、文財神—范蠡(東南)、南海財神—劉海蟾(西北)。
以上曾被道教分為“四面八方一個中”的九路財神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