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以清明日為首選,鑒于近年正清明日掃墓人潮蜂擁,選擇在節前掃墓,同樣可以達到祭拜的目的。但必須在上午11時之前完成整個掃墓,一定要避開午時,大忌傍晚。
清洗添土:
到達墓地,首先要給墓碑、墓龜、明堂、香爐拂塵清洗,同時認真的檢查墓地的,若有開裂、坍塌、損壞或異常情景要盡快修復或調整。土葬有后土之墓,要清除雜草,同時添蓋新土。這條非常重要,關系到掃墓人家族的興亡禍福。
不過在玉溪大多都為土葬,一般就是除雜草和添新土。
清理香爐:
墓地的香爐經過整年的日嗮雨淋和灰土板結成塊,所以要對香爐進行松土,到可以插香的程度。做到插香一次即穩當,大忌插香后發現插不住再拔起重插。
供品擺設:
可以是雞鴨魚肉等酒菜、鮮花、茶點、素果、糕餅等,或以亡者身前喜好的食品為宜。忌諱同類供品出現雙份。在玉溪的話大多數人就是放一些水果、米飯、煎魚和小蕎餅等。
上香跪拜:
祭拜不是拜佛,沒有“頭香”一說。建議家屬中推派一人統一插香。跪拜以輩分長幼排序,一般來說外人都不能參與。
燒紙:
這是掃墓流程中最后一項,一般都燒些紙錢、錫箔折成的元寶等。不過現在我們都倡導文明祭祀,在山上或者嚴禁煙火等地方都一定不能出現火種,我們可以就地放在旁邊或者到專門的地方一并燒了就好。
1.衣——掃墓之人不可穿艷麗、過分曝露的衣服
掃墓本身就是一件莊嚴嚴肅的事情,所穿服裝要符合環境場地,一般建議穿黑色或是素色暗色系的衣服,以此來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及哀悼。如果穿著大紅色等過分顯 眼顏色的衣服,在墓地這陰氣極重的地方,難保不會招惹污穢之氣影響健康,當然,過分曝露的服裝也是要不得的,無論在先人眼中還是世人看來,這都是傷風敗俗的表現。
2.食——掃墓前不宜飽腹,飲食宜清淡;掃墓時不可邊吃東西邊祭拜
古時傳下來的掃墓禮儀中,掃墓前應禁食,不過對于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的人們來說,空腹祭拜也不現實,實在要吃,飲食要清淡,忌大魚大肉,也不宜吃得過飽,假 如因此在掃墓時體內排出污濁之氣,也是不尊重逝者的表現;另外,無論多餓,掃墓進行時,嘴里別咀嚼著食物,這只會凸顯你吊兒郎當的無知。
3.住——禁在掃墓時談論家庭糾紛,如房產財產遺產等
這里的“住”代指的就是掃墓者家宅內部的一些瑣事糾紛,放在私下閑聊可以,如果與一起掃墓的親朋好友為此在墓碑前起爭執就不好了。非要在祭拜之時來這么一出讓旁人笑話,令先人泉下操心的把戲,豈不太不尊敬亡者了?
4.行——前行掃墓的時間有講究,擇陽避陰
舊時流傳下來的掃墓時辰是凌晨五點到早晨七點,晨曦漸露,陽氣越來越旺。但這個時辰對于都市人群來說未免太早,一般城市距離郊區墓地的路程都不會太近,如此,祭拜的時間安排在上午時段也可以,下午的話,最好安排在三點之前,三點以后,陰氣漸長。
5.法——掃墓歸來去晦氣
作為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清明上墳掃墓是不可避免的活動。而此時郊區的墓地陰氣也處于較重之時,人們在掃墓之后,難免會沾染晦氣。因此掃墓過后,及時去晦也 顯得極為重要。很多地區流行在家門口放置一個火盆,當祭拜歸來之后跨過回家。也有事后用柚子葉洗澡,洗手來避晦的。總而言之,選法必須有效,否則難免會給 個人的運勢蒙上一層陰影。
6.人——祭拜之人有選擇,以下人群最好遠離墓園,墳地
孕婦
從現實生理因素考慮,每年掃墓人群都是浩浩蕩蕩,且不說擁擠問題,單單來回行程就夠折騰孕婦與腹中胎兒的;從遺留風俗來看,胎兒尚在腹中,不宜見逝去親人,容易引起小孩夭折。
患病體虛之人
身患重病,身子骨虛弱的人也不宜掃墓。舟車勞頓足以消耗他們的精力,導致周身陽氣不足,且掃墓亦是項勞累的活,患病的人需要休養生息,硬要前往,除對恢復元氣不利外,易致邪氣入侵。
年幼小兒
未滿三歲的嬰兒不應帶去掃墓。一方面,雖然掃墓現場不像以前那么環境污染,但不排除仍然有點香放炮的行為,這些氣味聲響容易讓孩子驚厥,不利身心健康;也 有說法是此階段小兒容易瞧見大人看不見的陰間世界,當然,不論真假,墓地周圍的環境及設施等都不方便大人帶小孩前來。
祭掃日期如何確定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稱“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買什么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掃墓時別嘻笑怒罵
在墓園里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非常不禮貌。同時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另外,最好別對墓穴設計品頭論足。
穿衣配飾有講究
特別忌穿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素色的服飾。另外,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本命年者除外)。
拜祭按輩分順序
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
可以在家拜祖先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到墓地去舉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么也可以在家祭拜祖先。通常來說,最好是一起前往掃墓。但是現在,可能同一家族成員因種種原因不能安排同一天去掃墓,也可以分批去。
一、菊花
菊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花卉之一,被譽為“秋之花”。而在祭掃活動中,它又具有極高的象征意義。因為“菊”字音和“舉”字音相同,諧音“舉頭三尺有神明”,代表著對逝去親人的敬仰和祈福。
二、白菊花
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白色象征著純潔、高貴和尊重。白菊花即以這種色彩為主,寓意著對逝去的親人的懷念和敬仰。不僅如此,白菊花還具有凈化心靈、驅魔辟邪的文化內涵,因此成為白事/喪事場合最為合適的選擇之一。
三、雛菊花
雛菊花含有大量的精油,淡淡的香氣可以緩解人們的焦慮和痛苦,同時也有調節情緒的功效。因此,在祭掃活動中,雛菊花是一種非常具有溫馨氣息的選擇。
四、百合
百合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高潔、靈氣、清香等含義。它不僅花瓣柔軟,外型優美,還具有寧神安神的功效。在祭掃活動中,百合更是代表著對逝去親人的嘆惋,寄托著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五、石固菜花
石固菜花,是一種長在墓地邊緣的野花,也被稱作“墓草”、“墓之花”。它不僅名字充滿了神秘感,顏色清新素雅,還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祭掃活動中,采摘幾朵石固菜花,放進逝者的墳前,更是一種至誠的表達方式。
鮮花通常代表著美好、生命和永恒,是上墳祭拜中常見的貢品之一。通過擺放鮮花,人們表達對逝者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