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是一個寓意特別好的節氣。意味著自然萬物還有向上生長的空間,生命也是如此。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滿節氣的六大習俗風俗,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小滿節氣的六大習俗風俗
1、祭車神
正所謂“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油車、水車、絲車,古時這三車為農民農耕提供很大助力。
古人認為萬物皆有靈,而水車自然也是有神靈的,每到小滿節氣時大家都會祭祀車神,且大家認為車神是白龍的化身,每到小滿時,百姓們就會將祭品放在水車之上祭拜,祭祀時還需要向田間撒上一杯水,祈愿農田不會缺水干旱,期待下面風調雨順,農田莊稼豐收。
當然,南方地區剛好開始收割油菜,將油菜籽曬干后榨油,而此時就要用上油車;而對于養蠶人來說,小滿后春蠶開始結繭,養蠶人要忙著開動絲車繅絲。而祭祀油車、絲車車神的儀式和水車差不多,只是祭品不同。
2、祭蠶神
我國是一個桑蠶養殖大國,而利用蠶絲制作的衣服價格也十分昂貴。不過蠶絲需要桑蠶抽絲而獲得,而養蠶又不容易,一旦管理不當蠶就會死掉,而溫濕度、桑葉細嫩濕熱程度都會影響蠶的生長。正因其嬌貴,古人將蠶視為“神物”。
在古人看來,小滿這天為蠶神誕辰,它可以賜福民間,保佑農民能有一個好的收獲。而每年小滿過后,蠶陸續結繭抽絲,蠶民為了能有好的收成,進而也會在小滿時祭祀祈福,尤其是江浙一帶,還會專門請戲班子唱戲祝賀。
3、看麥稍黃
“麥稍黃,女看娘”!關中一帶,每到小滿節氣時,出嫁的女兒就會備上禮品回娘家,看看小麥的生長情況,特別是看“麥稍”是否黃了,如此就可判斷啥時夏收,做好夏收準備。
當然,女兒回娘家是不能空著手的,需要帶上黃杏、黃瓜等禮品,以保證父母能夠吃的好一點,有力氣應對夏糧收割。不得不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而小滿回家也是一種親情孝悌的體現。而等到農忙過后,父母也會探望女兒,看看女兒家收成以及是否操勞。
4、搶水
莊稼生長不僅要靠太陽,同樣也少不了水,唯有水源充足才能保證其順利生長。而小滿節氣后,氣溫開始升高,農田水分蒸發快,再加上此時已進入生長關鍵期,需要做好灌溉工作,古人就會“搶水”,以滿足作物生長需求。
如在浙江一帶,就有搶水習俗,通常是年長者、德高望重者主持,黎明之時燃起火把,并將其放在水車上,圍觀者敲鑼打鼓附和,并開動水車,將河水引入農田,緩解旱情。
5、小滿會
部分地區會舉辦“小滿會”,也就是農民紛紛來到集市上購買農具、草帽等,以做好夏收準備工作。此時的集市上可謂是熱鬧非凡,歌舞表演、唱戲等應有盡有,孩子們也會纏著大人購買零食解饞,整個“小滿會”鑼鼓喧天。
6、吃苦菜
每年小滿節氣前后,苦菜迎來了旺盛生長,而古人因溫飽難解決,因而總會采挖苦菜充饑。其實苦菜的營養十分豐富,含有膽堿、糖分、核黃素、甘露醇、礦物質等成分,可起到解毒、涼血、清熱、降火等效果,吃起來清脆可口、澀中帶甜,因而也深受今天人們的喜愛。
寓意降水量增大
在二十四節氣之中,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相應的習俗和寓意,小滿這個名字具有兩層含義,第一,與氣候降水相關。小滿節氣期間南方的暴雨開始增多,降水頻繁。小滿中的“滿”,指雨水之盈。南方地區的農諺中小滿是指氣候三大要素(光照、氣溫、降水)中的降水。諺語說:“小滿大滿江河滿。”第二,與農業小麥相關。“在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降雨很少或無雨,這個“滿”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麥飽滿程度。所以小滿也是反應氣候和農作物的變化生長。
是將熟未熟的象征
在節氣當中,小滿這一名字的形容為一種處于剛好狀態中的時期,這一節氣的本意是夏熟作物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仍處于未熟狀態,象征著將熟未熟、將滿未滿,一切都是剛剛好的狀態。小滿也是象征著農作物生長但未完全飽滿成熟的階段。南方地區的農諺小滿是指氣候上的降水:“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在小滿節氣的期間,我們南方的一些地區降雨量可能會增加,雨量也會明顯的增大,由于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華南一帶交匯,這時華南地區往往會出現持續大范圍的強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諺云“小滿,江河漸滿”。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在北方的一些地區,小滿節氣期間下雨量并不會很多,有的地區根本不會下雨,但是溫度上升很快,跟南方的溫度差會進一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