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是一個民間節日較多的月份,從七夕到鬼節再到財神節,橫跨人、鬼、神,也算得齊全。今天小編整理了財神節有什么傳統風俗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財神節有什么傳統風俗
日照、青島、威海等地
在財神節這一天,這些地區的人們只要是做生意的,或者是喜歡炒股的,必然會舉行隆重的酒席,宴請親戚朋友。在整個宴席上會準備豐富的菜品,諸如花菜、四喜丸子、魚這幾樣,是必須要有的。另外還有酒水招待,等到客人離開之時,甚至還會有小禮物贈送。目的就是感謝財神爺去年的照顧,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繼續財源滾滾,生意興隆,手頭寬裕。
濰坊、淄博、濟南等地
在財神節這一天,這些地區的人們大早上會起來得特別早,然后會熱熱鬧鬧忙活起來,不管是香紙香火還是供品佳肴,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這一天,人們下班時間與往常相比也要早很多,基本上四點的時候,老板就會陸陸續續放行。人們回到家中之后,會準備美味的菜肴,一家人歡天喜地,氣氛濃烈,不僅會燃燒香紙香火,還會喝酒助興。
河北邯鄲
在財神節這一天,這些地區的小朋友可能會吟唱相關的民謠,名字就叫作《財神歌謠》,具體的歌詞為“財神爺爺不姓財,俺請財官下天來。頭戴金,身穿銀,懷里抱著聚寶盆。手里拿著搖錢樹,腳下軋著雪花銀。搖錢樹上拴玉馬,玉馬這里臥麒麟。麒麟這里搖三搖,金的元寶屯住門。”
港澳臺地區
相較于內地而言,港澳臺地區在這一天各類活動會更加隆重,很多地方都有專門的財神廟,還會供奉特別多的財神,不過最為常見的當屬武財神趙公明,以及文財神財帛星君。不過在財神節這一天,人們主要供奉的還是天財星君柴榮,以及財帛星君李詭祖。大家會自發前往寺廟,然后在廟方的安排之下,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
七月二十二財神節,道教中這一天是天財星君柴榮和財帛星君李詭祖的成道日。柴榮去世后在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為天上星宿中的財神,在天庭的職銜是“天財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源。因此民間在這一天要舉行規模宏大的慶祝活動。后來民間有人說這是天財星君的生日,實際上是成道日。
生菜 :生菜就是就是“生財”的意思,寓意非常美好。
水餃 :據民俗專家介紹,財神節素有吃水餃的習俗,因為水餃的樣子與“元寶”類似,吃水餃就是吃元寶,意為招財進寶。
大閘蟹 :農歷七月二十二的財神節做為青島地區最具特色的節日之一,正是大閘蟹上市之時,脂厚膏肥,蟹禮當道,財運橫行,備受廣大市民和商人喜愛,人們都希望自己的財運如蟹將軍,橫冠九州,于是蟹中翹楚大閘蟹便成為“必殺菜”。
芋頭 :芋頭就是有“余頭”,希望能夠積攢財富。
菠菜 :菠菜就是“撥財”,這些諧音的蔬菜也就是為了圖個吉利。
人們在農歷的七月二十二都會去拜財神,各地財神廟也會舉行盛大的法會活動。
所有的經商業戶,都要大宴賓朋,感謝財神的到來,感謝親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開開心心、歡歡喜喜。中午宴賓朋,晚上親人聚,熱熱鬧鬧一整天。
祭祀時,紅燭高燒,用面做成元寶、圣蟲,或用錢做成錢龍,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招財進寶。
在財神節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祀財神了。
祭祀要有祭品,新鮮的水果少不了,重點的儀式——行持焚香也是有講究的。
“香”聞達十方世界,靈通三界,是溝通凡圣的信物,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一般上三支香,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上香時需要注意四點:
保持誠心,人有誠心,神靈感應。
忌污,上香前先要把手洗凈。
點燃后的香,不能用嘴吹,只要持香輕輕前迎即可自熄。
應對圣像前,右手手指拈香,左手包著右手,舉于額前。
上香時,用左手把香插上香爐內,三炷香之間的距離要平等,需求“香但是寸”,即彼此的距離不超過一寸,這樣就行了。
財神自南宋興盛以來,經歷代衍化,逐漸形成一個財神體系,按文武職位分:有文財神,武財神;按管轄地域劃分:東西南北中共九路財神;按地方習俗分:也有小財神,地方財神等。財神供奉于道教宮觀,公司商鋪及老百姓家中,各司其職,各顯神通,深為民間膜拜。每逢財神重要節日,去道教宮觀祭拜的善男信女便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