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名稱首見于西漢的《淮南子·天文訓》,書中記載說:“加十五日指亥,則小雪,音比無射。今天小編整理了小雪的節氣特點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雪的節氣特點
小雪節氣到來的時候,東亞地區溫度還是比較穩定的,另外,西伯利亞地區額會出現低壓,當冷空氣南下的時候,我國東部地區會出現大范圍的降溫,還會伴隨著大風,在小雪節氣的時候,寒潮和強冷空氣也會頻發。一般當一個地區迎來強冷空氣的時候,就會有一定吉利有降雪,小雪節氣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最寒冷的時候到來。
小雪節氣冬天肯定是會冷的。
小雪節氣有雨雪冬天會冷嗎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但是就以往的情況來看是會冷的,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會比入冬階段冷,但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節氣的時候已經進入冬天了,而且氣溫也不斷下降。“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進入“小雪”節氣后,氣溫會越來越低,直接表現就是氣溫逐步降到零攝氏度以下。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意思是說此時彩虹不會出現了,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季節。
小雪節氣的由來
一般小雪節氣的時間是在陽歷11月22日前后,每當到了小雪節氣的時候,天氣就開始降雪,當然,每個地區的降雪量是不一樣的。有一句話叫做“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因此,從古代開始,大家就根據這個時候節氣的變化歸納概括叫做“小雪”,同時還把這個節氣放進了24節氣中,是在立冬之后的節氣。
1、腌臘肉
“冬臘風腌,蓄以御冬”。小雪一到,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十分干燥,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機。所以,不少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前后,剛好是一餐美味。
2、吃糍粑
在南方的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也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農民用來祭祀牛神。
3、腌菜、儲備冬菜
小雪時節,大部分地方的天氣已經比較寒冷了,要知道春夏秋三季可以有新鮮蔬菜吃,冬季天寒地冷,不能種植蔬菜了,就只好提前儲藏好,諸如土豆、大白菜、蘿卜、洋蔥等耐儲蔬菜,就成了冬日餐桌上的主菜了。除此之外,人們還會腌制各種咸菜等,以備冬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