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通常人們也把這天叫做大年三十,在除夕這天也有許多的講究,那么除夕有什么禁忌呢?春節除夕夜有什么講究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歷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除夕夜有什么講究
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 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于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歲這一習俗就普及到了全國各地。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 學形式。 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 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 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祭祀祖先
祭祀祖先在很多節日里面都是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除夕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不管采取怎樣 的方式祭祖,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育子孫后代要謹記孝道,不管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先。
年夜飯
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也是除夕的重要習俗。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除夕之夜是全家團圓話家常難得的時光,特別是隨著很多人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春節團圓的意義更大。因而,對于身在遠方的子女們來說,利用除夕夜的機會,與父母們一起吃頓團圓飯顯得尤為重要。
壓歲錢、壓歲果
古人對壓歲錢非常講究。所用銅錢要大錢、新錢,再用紅繩穿成各種形狀。有的穿上百枚銅錢,取其“長命百歲”之意;有的則穿成鯉魚、如意、龍形等吉祥形狀,取“錢龍”、“錢余”之意,以期帶來吉祥如意。
除了長輩送小兒“壓歲錢”之外,有的地區還有送“壓歲果”的習俗。除夕夜,長輩會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邊,取“吉利”寓意來祝孩子來年大吉大利。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壓歲錢”更為直接純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紅包裝上紅紅的票子,然后分給孩子,討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踩歲活動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傳說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松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臟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開燈睡覺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燈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關燈。除夕整個晚上,家里一般都不關燈,特別是供養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忌打碎器物
除夕還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著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并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為,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難。所以,人們在除夕這天為了博個好彩頭,都會慎言謹行,以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年。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福”字究竟該怎么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忌早睡
除夕的晚上不能早睡,因為要守歲,到了午夜之后再休息比較好,并且一夜燈都要打開。
忌開箱柜
打開柜子箱子,就意味著財物流失,所以在這一晚,要把箱子柜子關好。
禁止吃藥
家里要是有病人,要先暫停吃藥,因為有個講究,這樣有利于來年的身體健康。
大年三十這天一清早要貼對聯,門神,掛大紅燈籠之外,記住千萬別說不吉利的話,最忌諱說帶“死”的詞。比如有些人的口頭啴“要死了”嚇我一跳,還有媽呀“嚇死人了”,這種話老人聽到后會當場訓人。
記住:這一天要記得帶兒孫去祖先墳前“上亮燒紙錢”,須心誠還得磕頭,方能求得祖宗庇佑。
吃團年時還得再敬祖先,桌上最少四菜一湯煙酒茶點;燒香紙時先跪請各位祖先入席,再跪著稟告祖先要保佑后代子孫平平安安,來年生意紅火,做事能發大財,十分鐘后還要恭送祖先歸位之后全家人才能上菜開飯。
記住:三十晚上最好都別睡覺陪陪長輩守歲,給老人小孩準備好新衣服,還有壓歲大紅包。
記住:三十晚上的柴火得燒旺,這代表“火火紅紅”日子會越過越旺,農村俗話“十五晚上燈,三十晚上火”,十五的燈指圓宵節。
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游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