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日也稱澳門回歸節。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3澳門回歸紀念日是幾月幾日,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2023澳門回歸紀念日是幾月幾日
澳門回歸紀念日是什么時候:每年12月20日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由于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由此被稱為蠔鏡(蠔的繁體字為"蠔")。后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于《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于漁民非常敬仰的中國女神天后,又名娘媽。
根據傳說,一艘漁船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風雷暴,漁民們處於危急關頭。這時,一位少女站了起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后,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后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澳門回歸祖國證明了“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一國兩制”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同中國國家統一的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在客觀地分析了臺灣、香港和澳門的歷史和現實之后得出的正確結論。
香港問題、澳門問題的圓滿解決,充份顯示了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實現中國統一大業指導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所以,“一國兩制”方針將能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民族的全面振興。
澳門回歸祖國有著偉大的歷史意義,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標志著殖民統治在中國的徹底結束。
第一、澳門回歸對中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第二、澳門回歸是中國實現和平統一大業的第二步,由此而將產生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第三、“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將再一次得到生動的證明。
1、離開母親的時候,你偷偷哭泣;沒有母親的時候,你從沒放棄;回到母親的時候,你沒有生氣;關愛母親的時候,你挺身站起;澳門!祖國的孩子,中華的兒女,炎黃的子孫。澳門回歸紀念日,讓我們團結在一起,祝我們的祖國崛起。
2、澳門回歸祖國的懷抱,那么讓我們這些出門在外的游子也踏上回家的路,因為母親的懷抱是如此溫暖,母親的愛是如此無私。澳門回歸祖國紀念日,愿祖國繁榮昌盛,愿天下母親健康平安。
3、紅旗高揚澳門藍天,百年滄桑洗刷嶄新。贊歌漫過南疆大地,十余載輝煌蓮花綻。一國兩制新時舉創,奮發圖強美畫景展。澳門回歸共度歡慶,共創齊建錦秀河山。
4、蓮花,出于污泥,不染塵埃,高潔典雅。澳門,離家百年,終回歸里,落葉歸根。澳門回歸紀念日,祝愿這塊蓮花福地繁榮發展,祝愿祖國富強昌盛,社會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