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窮神的傳說故事
神魔名著小說《封神演義》中,談到了姜子牙受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下山代為封神的整個過程。
姜子牙下山后,在結義兄弟宋異人的幫助下,先是幫助他張羅著找了一位68歲的黃花大閨女——馬氏。成家然后立業(yè),為了養(yǎng)家糊口,宋異人又先后資助姜子牙做起了小本生意。
論起修道,姜子牙在昆侖山玉虛宮修行40余年,是個人才;論起做生意,姜子牙又是賣米,又是編笊籬,又是學著賣豬羊肉的熟食,又是販賣牛馬等活東西……
生意項目做的不少,可是一件沒做成。最后只得發(fā)揮他的優(yōu)勢——街頭擺攤算卦,為人指點迷津。
封神中談到,姜子牙時運不至,事業(yè)剛有些轉機,生意稍紅火些,就招來軒轅墳三妖中的玉石琵琶精搗亂。姜子牙使用神通法術將琵琶精降伏,遇到了一位好官忠官——比干。
朝歌皇宮里,姜子牙讓紂王識破了琵琶精的本體,卻因此得罪了被千年狐貍精附體的蘇妲己。
為了寵幸美人,紂王無德鋪張浪費,大興土木,建造勞民傷財?shù)恼桥_,比干忠言勸諫,得罪紂王,又在妲己的讒言下,遭到紂王的全城捕揖。
患難未見真情,姜子牙潛回到家中,馬氏與姜子牙和平離婚。渭水垂釣8年后,姜子牙得遇明主周文王,金臺拜相,姜子牙與周武王率領著正義之師,起兵伐紂,一舉成功。
“源易緣”注意到,《封神榜》等影視作品中,姜太公正在封神時,他的前妻馬氏靈魂也來到了封神臺,纏著姜子牙要封他個神仙。
無奈之下,姜子牙只得封馬氏為“掃帚星君”,并命他凡是有福的地方,她不能去。
古往今來,人們都為了追求福、祿、壽全,特別崇信福祿壽等福神。有福的地方不能去,馬氏也就成為民間所稱的“窮神”。
1、祭財神
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tǒng),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都可以得到財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表示歡迎財神爺?shù)牡絹怼=舆^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通常都會吃到天亮。
2、掃房子
大年初五,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里里外外的徹底大掃除一遍。從每間房屋里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通常是不能打掃衛(wèi)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里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
3、接路頭神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jù)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御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圣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間不敢祀五圣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因此人們把行神稱作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招財進
送窮結束,就要迎財神。這個習俗,古代就有了,但從明清時期,才流行于民間。之所以如此,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說的是宋朝有個人叫蔡京,他很有錢,大家覺得他是富神降生,他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每到他的生日,大家就祭拜他。也有一種說法,和唐朝的王元寶有關。王元寶靠販運琉璃發(fā)家,也很有錢。他習慣于在正月初五拜財神,大家也就漸漸模仿起來。也正因此,有很多商家,專門選這一天開市貿易。
請財神
財神分為文財神,武財神和君財神。文財神是比干,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羽,君財神是柴王爺。此外,還有一些別的財神。大年初五,想要迎接財神爺,可以奉請財神的塑像,圖像,燒香上供,燒金紙膜拜。
放鞭炮
想要迎接財神爺,也可以放鞭炮。但如果是初五早上放鞭炮,就有點晚了。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財神,放鞭炮。不過,不是誰放的鞭炮多,財神就會到誰家。而是要看這個人的德行,家庭和睦情況等綜合因素。鞭炮只不過是形式而已。而且,在我國南方,有些地區(qū),是只供奉財神,燒香敬茶,不放鞭炮的。
節(jié)日吃食
大年初五是個很重要的日子,一度被稱為破五節(jié)。在這一天,為了迎接財神,大家也要吃一些獨特的食品。在北方,通常要吃餃子,因為餃子象征元寶,寓意招財進寶。南方有的吃面條,有的吃財神糕。之所以吃面條,因為面條長得像古時候串錢的繩子,吃了面條,寓意給家里添“錢串子”,有財源滾滾來的意思。
關于送窮的日期,有幾種說法:
以正月晦日為送窮日。唐韓愈《送窮文》李翹注:"予嘗見《文宗備問》云:'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后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爾相承送之。"唐姚合《晦日送窮》詩之一:"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以正月二十九日為送窮日。《歲時廣記·月晦》引《圖經(jīng)》:"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
以正月初六為送窮日。《歲時廣記·人日》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窮鬼的風俗。
以正月初三為送窮日。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遠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于箕,并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送窮的日子雖各有異,各地送窮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點還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進行。
NO.1大掃除
在農村有很多這樣幾個傳統(tǒng)習俗,正月初一到初五這幾天是不能打掃衛(wèi)生的。就是連垃圾也不能扔,扔垃圾容易把家里的財運給扔掉。大年初六,這天這些傳統(tǒng)習俗就可以被打破了。家里里里外外的衛(wèi)生都徹底的打掃一遍,這樣也就是扔窮鬼送窮神啦!
NO.2準備生產(chǎn)工具
尤其是很多農村人,在大年初六這天就開始準備一些生產(chǎn)工具啦。因為大年初六過后又到了很多農村人下地農耕的時候,這個時候地里的小麥是需要灌溉或者是撒化肥的。準備一些家里的生產(chǎn)工具,為農耕工作準備,乞討未來一整年都有一個好收成。
城市很多開店的朋友,會選擇在正月初六這天啟市。把家里房屋的東西收整好,用新的面貌來對待每一個客戶。這樣家里的事業(yè)才會越做越好。很多城里開店的朋友,都會在門口擺上兩盆盆橘,寓意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NO.3洗澡除晦
很多朋友都知道,正月初一到初五,這天是有很多忌諱習俗的。尤其是不能洗澡,對于愛講究的朋友,正月初一到初五,這幾天也是不能打破的。那么到了初六這些禁忌習俗就被打破了,這些傳統(tǒng)習俗就可以扔掉啦。到了正月初六,就可以洗澡除晦啦!
洗澡的時候可以往里面加入艾草,把身上的一些晦氣給洗掉。然后迎來新年的每一天。這個傳統(tǒng)習俗在很多福建地區(qū)都流行。不知道在你們地方有沒有這個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