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立夏的寓意和象征
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時節,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進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真正意義上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若按我國現代氣候學(候平均氣溫)的劃分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這個節氣的到來象征著我們正式的告別了春天,開始步入炎熱的夏季。立夏之后全國各地的日照時長將慢慢的增加,同時雷雨天氣也出現得更加頻繁,氣溫也在穩步升高中。
立夏通常在每年的五月初,也就是每年公歷的5日、6日或7日,這個時候正是農作物茁壯生長的時候,若雨水部充沛時,要主動的給農作物澆灌,以免它們因為干旱而長勢不好。
古代一些作品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說的是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翻松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從天文學上來看,立夏是夏天的開始;而從氣候學來看,立夏還未到夏季。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在我們國家的實際氣候變化中,在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立夏代表夏天開始。
而在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
是的,從傳統意思上來看,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天。
有不少的朋友會覺得夏至才是夏天的開始,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夏至的“至”是“極”、“最‘的意思,因為夏至這天,是白晝最長的一天,而自夏至這天開始,每天的白晝開始逐漸縮短。而立夏的是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所以說,立夏則是夏天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