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立秋節氣吃什么養生食物,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立秋節氣吃什么養生食物
1、秋茄
茄子性涼,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具有清熱涼血、寬腸利氣的作用。
有句俗話叫“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說的就是立秋吃茄子的典故,到了立秋節氣,就表明正式進入秋天了,此時還有一些燥熱,要吃一些涼性食物,幫助身體清火,這個時候收獲的茄子叫“秋茄”,“秋茄”口感細嫩,具有獨特的清香,比普通的茄子味道更佳。
2、黃瓜
黃瓜營養豐富,其中含有纖維素、脂肪、維生素、糖類物質、微量元素、蛋白質等成分,食用后有清熱解毒、消腫排水的作用。
立秋之后,天氣燥熱,黃瓜性涼,吃一些黃瓜可以幫助身體清熱,而且黃瓜的水分高,經常食用還可以給身體補水,所以,黃瓜是秋天必吃的一款食物。
3、南瓜
南瓜是秋天的應季食物,南瓜性溫,食用后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的作用。
入秋之后,天氣會變得十分的干燥,皮膚上的水分會快速的蒸發,身上很容易出現燥熱的情況,南瓜具有潤燥的作用,水分也多,可以改善秋日干燥帶來的不適感,而且秋燥,吃些南瓜可以潤潤燥。
4、西瓜
西瓜性涼,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食用后有生津止渴、解暑解煩的作用。
立秋后秋老虎來勢洶洶,所以,此時宜食用具有清涼作用的食物,西瓜是性涼食物,立秋的時候吃西瓜具有緩解秋燥的作用。
5、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
1、蓮藕蘿卜排骨
蘿卜中含有大量水分可以對抗干燥的天氣,且蘿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營養豐富。此外,秋季人們可能會出現各種腸胃不適的問題,蘿卜中的芥子油,能夠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其含有的纖維素也能預防便秘,老年人可以適當多吃。
蓮藕是秋季的應季蔬菜,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將蘿卜蓮藕與排骨同煮,既美味又養身。
2、拌銀耳
在我國古代,銀耳被視為滋補佳品,有“菌中之冠”的美名。銀耳是滋陰潤肺的一把好手,具有益氣清腸、補肺益氣的作用,很適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銀耳除了煲湯還可以涼拌、清炒,銀耳拌三絲、炒雙耳都是適合在秋季食用的菜品。
3、清炒百合山藥
百合理脾健胃、利濕消積,具有清火、潤肺的功效,對于很多秋燥上火的人來說,很有好處。山藥味甘,中醫說它“補而不膩,香而不燥”,山藥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纖維素、淀粉酶對于心腦血管病人有好處。
啃秋是立秋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其實啃秋就是吃西瓜,立秋當天吃西瓜是我國許多地方的習俗,啃秋的意思是啃掉夏天的熱氣,迎來秋高氣爽的季節。
西瓜可以說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水果,吃起來是又甜又沙,既解渴又填飽肚子,但是要注意適量,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腸胃較薄弱的人群注意好別吃太冰的西瓜,別一下子吃太多的西瓜。
立秋吃茄子也是很多地方的飲食習俗,茄子在秋天這季節吃是非常適合的,可以幫助我們祛除燥氣,口感也是非常好的。立秋吃茄子不僅可以降火,還可以緩解高血壓、冠心病等癥狀的惡化。
1、立秋過后謹防秋老虎
立秋過后雖然是進入秋天了,但是以往年的經驗,天氣還是比較熱的,雖然立秋過后晝夜溫差開始拉開距離,但是中午的暑氣也是十分大的,所以注意做好防曬防暑,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謹防被秋老虎盯上。
2、立秋時節謹防空調病
空調病是現下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立秋正值暑假階段,許多放假的孩子一天都是躲在空調房里玩游戲看電視,不愿意起來活動。上班族也是一天在辦公室里呆著,但長時間吹著空調是十分容易患上空調病的,特別是立秋之后早晚溫差大,這是流感肆虐的季節,傷風感冒,鬧肚子咳嗽可是最常見的。
3、立秋時節多貪吃冰
立秋時節,吹在空調,來一杯冰凍果汁應該是許多人覺得做享受的事了吧,可是,這是冰鎮東西在立秋前后吃多了可不是那么享受的事了,立秋正處于初秋時節,正是由熱轉冷的階段,早晚溫差大,身體抵抗力下降,腸胃功能都是比較虛弱的時候,這時候吃太多冰的很容易會引起腸胃不適,腸胃炎是初秋常見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