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的風俗活動有哪些?白露節氣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冷空氣轉守為攻,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此時民間也會舉行一些風俗活動,豐富多彩各具特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露節氣的習俗有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節氣的習俗有什么
1、收清露
白露節氣的風俗活動有哪些?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薄鞍俨蓊^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薄鞍倩ㄉ下叮钊撕妙伾?。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白露是第幾個節氣?是農歷的幾月
2、吃番薯
在中醫的理論中,紅薯為良藥,有“長壽食品”之譽。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飯后不會發胃酸,所以民間在白露時節有吃番薯的習俗。
3、白露米酒
白露時間,民間很多地方都有釀酒的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4、祭禹王
白露節氣的風俗是什么?每年白露時節,太湖人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姜太公等。其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
5、十樣白
“十樣白”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
由來是在古代,人們把白露分為三候,即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當太陽到達黃經165°時,就是白露節氣的到來。白露是秋季第三個節氣,每年公歷9月7日前后是白露。這時,天氣逐漸轉涼,白天陽光熱量還較高,可是太陽一旦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這種情況下,導致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后,便會凝結成細小的水滴,會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近地面的物體表面,及花草樹木的莖葉、花瓣上,呈現一片白色。當早晨太陽升起,在陽光照射下,看上去潔白如玉、晶瑩剔透,像一顆顆微小的白珍珠,撒落在人間的每一個角落,“白露”的美名由此而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露,是白露節氣之后的一種特有自然現象,代表白露節氣的正式到來,表示天氣已經轉涼。在此之后,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可達十余度,人們會明顯感到酷暑已過,涼秋到來。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在這之后的氣溫,會一天比一天低,人們在早晚需要注意勤加衣服,保暖防寒,以免著涼感冒。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逼鋵崳瑲庀髮W表明: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是指該時節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
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平氣法劃分的節氣)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标枤庠谙闹寥者_到頂峰,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边@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币馑际钦f,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