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人們離不開空調,但是這樣容易誘發風濕,損傷脾陽之氣,導致中氣不足,影響工作效率。那么小暑夏季養生知識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小暑夏季養生知識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暑夏季養生知識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喝熱茶
夏季喝冷飲不能徹底的解暑,而且冷飲食用過多,會導致腸胃疾病,誘發胃疼、腹瀉等癥狀。
而喝熱茶則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研究證實喝一杯熱茶9分鐘可使體溫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
因此夏天喝熱茶是簡便易行的降暑良方,可以單獨泡茶葉喝,也可喝水果茶、花茶等,還可將10克干橘子皮洗凈,撕成小塊,與5克綠茶一同放入杯中,加開水、蓋蓋兒泡10分鐘左右,去渣,加一塊冰糖后飲用。而韓國人在三伏天有吃參雞湯進補的習慣,也是一種“以熱制熱”的有效方式。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洗熱水澡
在小暑節氣里如果用冷水洗澡,會使皮膚毛細血管變細,反而跟讓人覺著熱。而洗熱水澡,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機體散發熱量,消除人體疲勞。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 可使全身毛孔張開,有利于散熱。所以,在夏季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促進排汗,增強汗腺功能,提高耐熱力。可在每晚臨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處),每次浸泡15——20分鐘(期間可加熱水保持水溫),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吃熱食
不少人覺得天氣熱了,一些飯菜不需加熱也可以食用,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炎熱、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等致病微生物,加熱可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保護人們的身體不受細菌侵襲。炒菜時可適當用些大蔥、蒜、生姜等調味,可以增加身體排汗,防暑降溫。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運動出熱汗
適當的運動和鍛煉不但可以加強人體的耐熱能力,從而提高體溫并調節功能,同時還可以增強人體的體質,以防止中暑。為了避免中暑,夏季鍛煉時間可在傍晚六七點左右,健身項目可選擇游泳、散步、太極拳。鍛煉時穿純棉材質、吸汗性好、透氣性好的衣服,鍛煉后需擦干身上的汗水,待體溫恢復后再使用空調。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熱敷肚臍
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溫度在四十攝氏度左右),敷在肚子上,半小時后取下,每天堅持敷,是治中暑的好方法。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溫中出汗
出汗是人體散熱的方式,但是由于空調的普遍應用,長期處于溫度穩定環境中的人群,汗腺幾乎被閑置起來,即使到了該出汗的季節夏季也不經常出汗,這對于健康是有害無利的。從順應四季節律和生命規律出發,該出汗時就出汗。
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解毒三大功效,經常喝姜湯,有發汗解暑之功效,每天早上可用生姜絲泡水飲用,也可用姜片泡紅茶飲,晚上不宜吃姜。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熱空調
將空調調節到25℃——26℃,此為人體較適宜的溫度,且可避免由于室內外較大溫差給人體帶來的不適,又節能環保。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衣著不應太裸露
穿衣不要太裸露 ,夏季人們的衣服越穿越薄,身體露出的部分也越來越多,以為這樣能消暑涼快,其實不然,當外界氣溫高于皮膚溫度時,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如穿著的暴露面積過大,熱輻射就易侵入皮膚,反而更熱,這就是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的原因。
專家建議夏季宜穿著質地輕薄、通氣性好、寬松的衣服,最好是淺色系,穿著的暴露面積不宜超過人體總表面積的25%,外出時盡可能戴帽子、撐太陽傘、戴太陽眼鏡、穿長袖衣褲,以保護肌膚。
小暑養生防暑小常識——熱毛巾擦身
夏天,身體易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避免對毛細血管產生刺激,適應人體降溫規律。
小暑之后,穿衣有什么宜忌?有些時髦的辣媽喜歡給寶貝凹各種炫酷造型,不足以衣物材質是否舒適,其實這是不對的。
輕薄柔,透氣好。夏季服裝以輕、薄、柔軟為好。衣料的透氣性、吸熱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幫助人體散熱,使人穿著舒適而涼爽。
淺色衣,少吸熱。一些親子裝顏色炫酷,好不時髦。其實,夏天宜穿淺色服裝,以避免吸熱。在強烈的陽光下,還要注意戴頂帽子哦。
空調房,勿貪涼。雖然夏季氣溫高,但室內室外溫差大,在空調房呆久了出門要常備一件風衣,在身熱汗出,汗孔開泄之時,若需進入低溫地方,就先披上外衣,以防受寒感冒。
去汗味,勤換洗。夏季天氣炎熱,大人和寶寶的身上都是汗漬要及時清洗。可以先用噴霧器在有汗漬的衣服上噴上一些食醋,過一會兒再洗,效果很好。將冬瓜一塊搗爛,倒進布袋中,將其液汁擠出,用來搓洗沾有汗漬的衣服,然后再用清水漂凈;把汗漬衣服放在5%的食鹽水中浸泡1小時再輕輕揉搓,用清水洗凈。
1、瓶裝水飲料
以補充人體水分為主要功能。其中礦泉水能提供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純凈水因缺少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因此不宜經常飲用。
2、碳酸飲料
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檸檬酸等酸性物質和白糖、香料等,有些還含有咖啡因及人工色素等。碳酸飲料中除了糖能為人體補充能量外,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
3、茶飲料
是以茶葉的萃取液、茶粉和濃縮液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飲料,有茶葉的獨特香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堿等有效成分,兼有營養、保健功效,是清涼解渴的多功能飲料。
4、喝果汁
飲料應及時漱口,果汁飲料。是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物理方法制成的汁液產品。不同水果的果汁含有不同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因而被視為一種對健康有益的飲料。其缺點是缺乏所有水果的纖維素和過高的糖分。
一、小暑以遲睡早起為宜
這是小暑養生的注意事項之一,不可馬虎大意。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做一些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宜。定時起睡最好,可保護生物鐘不受影響。小暑時節,應該遵循定時起睡的原則。雖然個體差異很大,但大多數人可能是這樣:晚上10點-11點就寢,早上5點半-6點半起床;午飯后半小時進行短時午睡。此外,三餐及鍛煉、用腦、休閑的時間均應明確。
二、小暑衣著勿赤膊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在夏天光著上身乘涼,認為赤膊涼爽。其實未必如此。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赤膊不但不涼爽,反而會感到更熱。因為人的體溫調節不僅靠皮膚蒸發,還和皮膚輻射有關。當外界溫度超過37℃時,體溫主要靠皮膚蒸發來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來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使人感到更加悶熱。
三、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并盡量避開午后太陽熱辣時外出。
四、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五、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六、不要貪涼沖涼水澡、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
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