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姓氏文明起源較早,我們每個人的姓氏都能追溯到很久遠的歷史,大家還想了解的更仔細些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鄢姓和涂姓的來源資料”,歡迎閱讀與借鑒!

鄢姓的來源
來源主要有二:
最早的一支相傳是顓頊帝玄孫陸終的后代。陸終有子求言,被分封于鄢(今河南鄢陵西北),后來便于工作在當地留居下來。春秋時,鄢被鄭國侵占,其居民以國為姓。
另一支是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作鄢(今湖北宜城南)的地方,當地后來有人以鄢為姓。歷史階段上以太原為郡望,名人有:春秋時楚大夫鄢師新工藝針,衛國人鄢武子,明代御史鄢懋等。當代則主要分布于湖北等省。
鄢(Yān)姓出自妘姓,以國名、居住地為氏。顓頊帝玄孫陸終第四子名求言的后人在西周時被封在鄢(今河南鄢陵縣),建立鄢國。春秋時鄢國被鄭國所滅,子孫就以國名為姓氏,稱為鄢氏。后來鄢附屬于楚國,楚國有大夫擔任鄢縣尹,他的子孫也稱為鄢氏。故鄢氏后人奉求言為鄢姓的得姓始祖。
源承妘姓;
祖啟求言。
——全聯典指鄢姓的源流。
范陽郡光繩祖武;
太原堂克裕孫謀。
——全聯典指鄢姓的郡望和堂號。
永福青山遁跡;
鼎臣簿糈犒英。
——上聯典指明末福建永福人鄢正畿,字德都,因不應科舉,常寫詩作文表明心跡,自號亦必道人。明朝滅亡后,他面向北方慟哭,從此遁跡深山。下聯典指明天啟舉人鄢鼎臣,江西豐城人,字玉鉉。志行卓越,值歲饑,力請知縣發賑。有兵事,捐資以犒勇士。
鹽政賣權受賄;
侍郎白簡遭彈。
——此聯評明代歷史名人、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南昌人,由奸相嚴嵩推薦,總理兩浙、兩淮鹽政。所到之處,賣權受賄。他的生活極為奢侈,以至于用白金裝飾小便器;每次出行,都帶上妻子,特制五彩輿,讓十二個女子抬著。嚴嵩被撤職后,他遭彈劾戍邊?!鞍缀啞保簭椲拦賳T時用的奏章。
附:
祠宇恰龍磐,地屬金家,水環玉帶;
堂門臨虎踞,池瞻彩鳳,燕織春風。
——此聯為佚名撰鄢氏祠堂聯。
一、姓氏來歷
1、系出涂山氏,起源于夏朝。后省文去山字為涂姓。至春秋時晉國,有新吳侯涂欽,渡江南,主豫州,其后繁衍。故涂欽成為中國東南部涂姓之祖,見《姓氏族譜箋釋》。
2、起源于東漢以前,以水名為姓。古有涂水,即今滁河,在安徽東部,發源于滁縣,流經江蘇久合縣入長江。古洪州人居涂水(一說在江西)岸邊者,以水名命姓,遂有涂姓。見《名賢氏族言行類稿》、《通志.氏族略》。
3.涂 遠古時,堯、舜時,顓頊后裔皋陶氏的一支在山東一帶繁衍,他們叫涂山氏,是涂氏的根源所在。
二、歷代名人
1、涂乾吾--清安徽六安人,以字行。隱居龍門沖。性嗜茶,常恨制茶者傷其性,致色香味俱失。親為劑量,迥異常品,遂以涂名,即涂茶,亦稱六安匹配。六霍之間,多冒其名。涂后戒子孫勿習,其法遂絕。
2、涂正坤--(1897-1939) 湖南平江人。原名正生,化名喻義華。1925年加入中國___。任平江縣第四區委書記。1928年平江起義后,歷任平江縣委書記,湘鄂贛省政治保衛局局長和省工農民主政府主席。長征期間,留在根據地任省委書記。搞戰期間任特委書記兼新四軍平江留守處主任。后在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的平江慘案中被殺害。
3、涂治--(1901-1976) 湖北黃陂人。字策三(一作筆名)。農學家、植物病理學家。清華大學畢業。1924年留學美國。1929年獲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后回國。歷任嶺南大學副教授,河南大學教授兼農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教授,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長,新疆學院教授、副院長。新中國成立后任新疆農林廳廳長,新疆八一農學院教授、院長,新疆農林牧科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第一副院長,新疆農業科學院院長等職。1950年加入中國___。為全國政協委員。病逝于烏魯木齊。
4.西漢有【涂惲】經學家,為王莽時顯貴;宋有【涂溍生】學者;元有涂謙,官至中授端州判官,累遷懷遠大將軍;明有【涂瑞】翰林編修;清有【涂天相】工部尚書。
涂(Tú塗)姓出自涂山氏,起源于夏朝,后省文去山字為涂姓。涂山氏部落,因有女嫁于大禹,并育有夏啟,夏朝時成為東南地區的方國之一,后發展成為諸侯。至春秋時晉國有新吳侯涂欽,舉家渡江,落籍豫章。因涂欽是涂姓歷史上的第一位名載史冊的人物,故尊涂欽為得姓始祖。涂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三位的姓氏。凃姓由涂姓分衍而出,二者同源。
涂山啟姓;
滁水流芳。
——全聯典指涂姓的得姓源流。
五桂堂懷德堂堂堂播譽;
豫章郡九江郡郡郡傳名。
——全聯典指涂姓的郡望和堂號。
學道賢人孚眾望;
貯錢石室賞廉官。
——全聯典指唐代涂定辭,有道術,居石室,貯錢五十萬,以賞廉官者,卒不得一人,可見當時為官者之腐敗。致使定辭公不愿為官而寧居石室學道。
明代翰林三妙品;
豐城奕葉四奇才。
——上聯典指明代翰林院編修涂瑞,以文學出名,尤其擅長書法。弘治年間升翰林院修撰。當時人稱“翰林三妙(才學、書法、儀表)”。下聯典指明代御史涂謙,江西豐城人,與他弟弟涂觀,兩個兒子涂異、涂旦私四人并有才名?!稗热~”:一代接一代。
禹域十州昭世第;
涂山五桂振家風。
——上聯典指北宋朝人涂僓。生九子皆任知州,女婿妙寶藝任撫州知州,世傳“十州第”。北宋名人涂濟生。五子俱登進士,時曰“五桂堂”。
椒衍瓜綿開氏族;
才高學博著華章。
——上聯典指晉代東南涂氏始祖涂欽公,東晉初因護帝有功敕封新吳侯,鎮守豫章。下聯典指五代后唐刺史涂廙,曾撰寫《豫章古今志》。
雅韻宏篇,博學淵源安國。
金聲玉色,廉明垂譽江洲;
——上聯典指西漢諫議大夫涂揮,與王璜同門友,受《周易》、《毛詩》于孔子十一世孫、西漢古文學大師孔安國。下聯典指唐代江洲刺史涂曉,字復明,登唐睿宗授中散大夫,廉能可述,有“玉色金聲”之譽。
附:
鄉賢世弟;
御史家聲。
——佚名撰福建省長汀縣涂氏宗祠聯。
善承先志;
裕啟后昆。
——佚名撰廣東省大埔縣英雅鎮坑尾村梅樹崗涂氏宗祠“善裕居”聯?!吧圃>印笔冀ㄓ?956年,乃涂善文公出洋在印尼發財后寄錢回來所建。“善”即為紀念涂善文。
椒灑初浮千頃綠;
梅崗時占一枝春。
——佚名撰廣東省大埔縣英雅鎮英雅坑尾梅樹崗涂氏宗祠聯。
文封石麓公侯府;
武賜新吳將相家。
——佚名撰長汀縣涂坊鎮涂氏大祠堂聯?!笆础?,即今江西宜黃?!靶聟恰?,即新吳侯,涂氏始祖涂欽。
系本涂山興宋士;
典修海國昭吳侯。
——佚名撰涂氏宗祠“豫章堂”通用聯。
梅嶺善居承祖德;
園中小筑啟新猷。
——涂禮敦撰廣東大埔梅樹崗涂氏宗祠“善裕居”聯1998年在“善裕居”右邊加建二橫屋,名曰“梅園”。
英氣快當年,撐天撼地;
雄風披奕世,治社除氛。
——清·汀洲府清軍掌管縣事官沈夢鯨撰涂大郎公祖廟聯。涂大郎公,元朝時人,生平剛毅,中正誠信。時鄉有邪魅,藉社為害,每歲須童男童女祭奠,境內方獲安寧。公與賴八郎公并偕龔六郎,前往茅山學法。學成返鄉,翻社廟壇,伐其社樹,除此妖害,投諸流水,民獲安寧。后世子孫恩戴涂、賴二公德澤,尊為神明,汀洲府沈夢鯨,乃奏請準旌表,贈以金字匾,題曰:“篤佑顯赫”。至今遺跡尚存。
永懷先輩,艱辛始創家業;
昌啟后昆,努力再展宏圖。
——涂禮敦撰廣東大埔梅樹崗涂氏“永昌堂”聯。
無富色、無貴色、無文章色,方成士品;
有書聲、有機聲、有小兒聲,才是人家。
——此聯為涂征自題聯。見《百家姓探秘》。
家學溯淵源,涂水鐘靈,共羨三賢五進士;
世官膺爵秩,麓山毓秀,曾為五子十知州。
——佚名撰涂氏宗祠“五桂堂”聯。
世系由閩徙粵,遷居石賴,永守十州垂百代;
室依龍山米斗,門朝天賜,還期五桂茂千秋。
——佚名撰廣東省梅縣梅西鎮石賴村涂貴寧祖厝正殿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