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姓的起源及家譜
1、源于姬姓: 這是中國秦姓的主體來源,也是最早的源頭,始于西周初年魯國君主伯禽(姬姓)的一支封于秦邑(河南范縣內)的后裔;
2、源于嬴姓: 具體地說是源于嬴姓趙氏的秦王室,《元和姓篡》記曰:“伯益裔孫非子周孝王封之秦隴西秦亭也,至始皇帝滅六國,子嬰降漢,子孫以國為氏。”這一說法也得到《史記》以及其他史料的印證,說明秦朝滅亡后,有一些宗室遺族(特別說明一下,他們不是秦始皇后裔)改成秦姓;
3、源于少數民族漢化: 在漫長的民族融合過程中,大量少數民族人口并入漢族,其中一些家庭選取了秦做為他們的姓(氏);
4、源于外籍歸化: 主要是漢晉時代,有一些來自羅馬帝國的喬民,居留于中華,后代以其祖國國號(漢晉稱羅馬帝國為大秦)為姓(氏)。
1.秦姓在中國歷史上向外播遷較早,并且廣布于多個省份。
2.秦姓在家族史上,出現大量名人,并分布于各個領域之中。
3.各支秦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清光緒十四年秦振生修《秦氏家譜》,陜西省戶縣秦姓一支派語字行為:“德富樂順,樹圣祥榮,振春承宗”。1920年秦啟泰等修《秦氏族譜》,湖北隨州秦姓一支派語字行為“明信舒淳英,銘啟勝干貴。” 全國各地的秦姓諸支多有家譜,但隨著歷史的變遷,尤其是遭受戰爭、災害和人為的損壞,許多珍貴的家譜資料遭到破壞,難以為續。
秦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74位,秦舊百家姓排名:第18位。在我國的秦姓主要劃分為兩支,分別為西北的一支和東部及東南部的一支。前一支為顓頊贏姓的后代,發源地是甘肅省天水的故秦地。
自秦朝滅亡以后,其公族便以國名為姓氏,其后裔多居于陜西等地。后一支則為黃帝姬姓的后代,其發源地在今河南范縣及山東曲阜一帶,后來發展成為我國秦姓繁衍的主流,而且其從一開始就向陜西省境內及湖北省播遷。
一、出自嬴姓,為顓頊帝的后裔,以國名為氏
相傳顓頊帝有個孫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撿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懷孕了,生下了兒子大業。大業之子大費(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姓嬴。
二、出自姬姓,為文王的后裔,以邑為氏
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其后有以邑為姓,稱秦氏,史稱秦姓正宗。
三、源于外夷。出自古代大秦人(即羅馬帝國)來華,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大秦人或出使、或經商來到中國后,多因中國物饒民豐、山川秀美、文化高度發達而愿居留,不愿再回去。這些人依從漢人的風俗習慣,便以“秦”為姓。
四、少數民族改性
滿族,蒙古族,達斡爾族均有秦姓。
1、秦開
秦開,出身魯國秦氏,戰國時期燕國將領。早年在東胡做人質,很受東胡的信任,通曉民情風俗。燕昭王姬職即位后,秦開逃歸燕國。
2、秦緩
扁鵲的本名是秦緩,祖籍是渤海郡鄚。但是根據穆城的歷史文獻記載,專家們并不能夠推出扁鵲具體是什么時候出生的,也沒有詳細的記載是什么時候死亡的。大家只知道醫術非常的了得,而且所用的一些診脈的手段,是當時非常先進的一些醫術。
3、秦九韶
秦九韶(秦道古),官員、數學家,1247年完成數學名著《數書九章》、發明“秦九韶算法”、推導“秦九韶公式”。代表作品有《數書九章》等。1208年出生于普州安岳,126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