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象,一般出現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生水珠。
2、回南天現象在南方比較嚴重,這與南方靠海,空氣濕潤有關。
3、“回南天”出現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而濃霧則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而“回南天”到來前有預兆:首先是要有持續陰冷過程,至少三天以上,才能使室內物體溫度降到同室外一樣的水平,即所謂“冷透了”。此時,天氣來個突變,南方暖濕氣流加強,室外氣溫快速回升(空氣“露點”也同步快速回升),這時室內物體溫度雖然也回升,但遠追不上室外氣溫回升的速度,室內外溫差拉大,就導致室內物體溫度小于空氣“露點”,從而出現“回南天”現象。據介紹,日均氣溫低于12℃的低溫陰雨天氣持續三天以上,并急轉為氣溫迅速回升的暖濕氣流,這就是“回南天”出現的預兆。
回南天跟海霧產生的原理很相似。溫暖潮濕的海洋氣流,從較暖海面流向經過較涼的海面,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霧滴,在空中積聚便形成霧。如果氣流經過的海面溫差大,則成霧的機會亦較大。
同樣地,受冬季寒冷天氣影響,墻壁和地板的表里都冷了。如果這時溫暖潮濕的空氣流過墻壁和地板,空氣中的水份遇冷凝結成水滴,附在墻壁和地板上,便好像是墻壁和地板滲出水來了。
在夏天,縱然有潮濕的海洋氣流,但墻壁和地板的表里不夠冷,墻壁和地板還是不會出水。
1、鋪報紙除濕
如果地板已經潮濕,在地上還有桌子上鋪報紙吸濕。前提是需要將家裝各個空間的通風口關掉,把用過的舊報紙地板和桌子上,尤其是門口等容易濕的地方應該多鋪兩層,來達到吸水的目的。
2、熱水和食鹽除濕
將水加熱到40度,再往水里加入一勺鹽,稍稍攪拌,等到鹽充分溶解以后,就可以開拖地了。當潮濕的回南天來襲時,千萬要記得緊閉家中的窗戶,即使中午有陽光也不要開窗,很多人認為中午陽光明媚可以開窗通風,其實這種做法并不能緩解潮濕現象。
3、石灰和洗衣粉
石灰+洗衣粉是最常見的除濕劑。由于石灰和水汽結合會產生化學反應,將水汽吸附掉,從而讓空間保持干爽。可以找一個罐子,裝一半的洗衣粉或是石灰粉,放在易受潮的角落內,尤其適合衣柜,洗手間和浴室,同時可以適當的關閉門窗來除濕。如查石灰和水汽反應后,需要及時將石灰產品更換掉,以免影響除濕效果。
4、電器除濕
家里有空調、除濕器、暖氣等電器設備,可以打開相應的模式,將門窗關上進行抽濕,幾小時之后,就可以完全清除地板的潮濕感。在濕氣較重時,可以讓家電進入待機狀態,機器內部處于工作狀態,機器內部處于工作狀態的零件會散發一定的熱量,有助于驅散機器內的潮氣,防止電器短路。
5、蠟燭除濕
可以嘗試點蠟燭來除濕,蠟燭點上后,讓空氣中的潮濕氣流無法凝結成水,讓地面的潮濕漸漸退去,如果潮濕比較多,持續時間長,還可以選用含天然植物香薰精油的蠟燭,這樣的蠟燭既能證空氣變干燥,又能讓房間中的霉味去除,還能美化家居環境,一舉三得。
6、人體內祛濕
回南天空氣濕度大,家里的地板和墻壁會滲出水珠,人體內的濕氣也會加重,有濕氣就會覺得整個人都沒有精神,而且濕氣重會影響新陳代謝,我們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趕走濕氣。
清淡飲食預防生病
中醫認為,玉米和淮山煲湯,日常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具有健脾祛濕的效果,如果人體濕氣重可經常食用,不僅能祛濕還能促進消化吸收有助于體力恢復。對于感冒和有慢性腸胃炎等患者在日常飲食方面可適當加入祛濕食材。
及時增減衣物
春季回潮天,天氣溫度相差很大,時而冷時而熱很容易誘發感冒,又是幼兒小孩和老人已經身體虛弱者尤其要注意。盡量不要過早將冬裝換上單薄的春裝,等過了陰冷寒濕的天氣在逐漸減衣服換裝。
室內要通風
梅雨天氣很容易細菌滋生,對于抵抗力底下的人群也容易誘發病毒性感冒等。所以,室內一定要保持通風,以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癥狀。例如每天將室內門窗開一下換氣通風,過后馬上關好。
合理作息時間充足睡眠
春天犯困,所以也是最好的睡眠時節了,這也是很多人說的“春眠不覺曉”也就是“春困”一說。通常情況下,春天睡眠質量更高一些,日常適當的進行調養,保持合理的作息時間,每天睡眠時間充足是身體健康的保健條件。
生活衛生要注重
回潮天氣很容易導致細菌的滋生,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衛生,飯前便后或者外出歸來一定要認真洗手、勤換衣物勤洗澡,盡量少去公眾場所為宜。有必要的情況下可定期進行室內消毒清潔,過期或者隔夜食物絕對不吃。
回南天常出現在2、3月份的交替季節,一般在4月份就結束了。
“回南天”一般可以持續3~5天,一般有冷空氣回補的話,回南天會馬上消失,如果一直溫暖的話,持續3-5天的時間,長的話可超過半月。
如果要完全擺脫這樣的天氣,每年都是清明過后,因為每年的清明時節細雨紛紛,節后春耕都是這樣的天氣,一般在4月15號,后可以擺脫這樣的持續天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