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經歷古人長久的觀察而得出的結果,每一個節氣都有其誕生的緣由,它代表著氣候物候的變化規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盤點24節氣立夏時節下雨有什么忌諱,歡迎參閱。

立夏下雨意味著,開始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會明顯增多。
立夏日忌諱下雨,農諺云:“立夏晴,好年成”;“立夏落,炒破鍋”。立夏落雨,例如對茶葉來說就是意味著整個茶季濕氣重,用手工做茶的年代,“炒水草”會給茶農增加額外負擔。立夏之后,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尤其是一些麥稻作物,容易生病蟲害,所以,也從事農業勞作的人可以注意一下病蟲害的防治。
“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雨水日下雨,預兆成豐收。”
寓意:雨水節氣下雨,那么預示這一年會有一個好收成。
“雨水有雨百陰”、“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
寓意:雨水節降雨,會斷斷續續一直下到谷雨。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滿。”
寓意:湖南地區的諺語,意思是說在雨水節這天下雨。說明這一年內雨水都比較多。小河大河都滿來形容雨水多。
“開門見雨飯前雨,關門見雨一夜雨。”
寓意:浙江地區的諺語,意思是說早上出門時下雨,到中午前就會放晴;晚上回到家時下雨,會連續下一個晚上。
“早晨下雨當天晴,晚間下雨一夜雨。”
寓意:江蘇地區的諺語,雨水節里,早上下雨當天就會停;如果是晚上下雨,就要下一夜了。
1、古代人們除了根據雨水情況觀測氣候,也會看看其他的因素,例如如果在立夏節氣這天打雷了,那預示著6月的時候降水比較少,要提防可能會出現旱情,這句諺語總結的就是這個經驗。
2、值得注意的是,這句話里指是農歷的六月,意在告訴農民,若有該現象,需提前做好準備面對干旱。與之對應的還有“立夏日鳴雷,早稻害蟲多”的農諺,意思是說的如果這個節氣打雷了,那早稻的病蟲害就比較多。
——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后多汗
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后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在飲食調養方面,宜采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起床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于增強體質,中醫養生,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