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此時晝夜平分,隨著氣溫升高,全國許多地方春光明媚、草長鶯飛。在這一天,人們“豎蛋”、送春牛圖,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春分的美好寓意和象征,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春分的美好寓意和象征1:
春分這一節氣的含義
據《月令一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人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因而,春分的含義有兩方面:一是指這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處在春季三個月當中,平分了春季。春分過后,春暖花開,鶯飛草長,一派融融暖意春光。
春分象征著什么
春分是仲春的代表,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因此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春分之后,中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有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這個時候,我省各地氣溫則繼續回升。
春分的特點介紹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中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時節,就是和夏至、秋分、冬至一樣,都是一個季節的中間。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那些有關春分的小知識有時,春分會和其他節日的時間點發生重合,比如往年曾與“二月二”巧遇。在專家看來,這主要是由于歷法導致,閏年比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此外,在中亞、西亞的一些國家,春分日則是新年的開始,會有一些比較重要的習俗。在中國民間,意味著正式踏入春季,人們的戶外活動增加。現在,在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除了清明節作為節日固定下來以外,其余的都沒有特別大范圍的慶祝活動。民間習俗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既有發展,也有調整。民俗學專家蕭放對記者表示,春分習俗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當天晝夜平分,古人會在這天校對度量衡器具,以取公平之意。
春分的寓意和象征
春分是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晝夜相等,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于各季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春分過后,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由于氣溫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朋友要加強蓄水保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