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屬于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天的第4個節氣,春分一到,意味著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分的寓意和風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春分的寓意
春分寓意:晝夜幾乎相等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于各季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
1、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春分這一天陰陽相半,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道理是: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于豎蛋。春分立雞蛋能旺運哦。
2、放風箏
清氣上升、微風飄蕩,最適合放風箏。大家可以放風箏來活動筋骨,消除"春困"和"郁悶"。
3、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4、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5、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分和秋分、冬至、夏至并稱為“兩分兩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四個最重要的標志性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春分時太陽行至黃經零度,正當二月中,因為中分春天為兩半,得名叫春分。
春分,自然界變化的表現是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短,《春秋繁露》則云:“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是春分的最大特點。這樣“陰陽相半的”日子每年有兩個,一是春分,一是秋分,所以有諺語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1、春筍
說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筍。春筍脆嫩鮮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來,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筍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其纖維素、蛋白質含量都比較高,而且富含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具有消食、化痰、解毒、利尿的作用。特別是纖維素含量非常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
2、黃豆芽
春分時,正是黃豆芽大量上市的季節。黃豆芽性寒味甘,可以健脾養肝,恰好符合春季養肝補脾的特點。同時,春天不少人會缺乏維生素B2,出現口角發炎的情況,黃豆芽中富含維生素B2,有助于預防口角發炎。
3、香椿
春分這個時候的香椿,香味濃郁,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最好。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開胃的作用。香椿還是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疾病的良藥。
一、吃蘿卜
蘿卜是有通氣消化的作用的,而且春天萬物生長,其實細菌也會比較多一點,那么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食用蘿卜來滋補調養我們的身體。所以很多北京人在春分這一天也會用蘿卜制作一些菜肴來品嘗食用。很多老北京還會用蘿卜制作蘿卜糕來吃,也是在春分時候吃的比較多的一種傳統美食。
二、驢打滾兒
很多小伙伴以為驢打滾是天津的美食,其實天津和北京靠的非常的近,因此驢打滾也是北京的美食。在春分這一天,按照老北京的飲食習俗的話,是需要吃驢打滾的。因為吃了驢打滾可以辟邪祈福,是具有非常好的寓意的。所以在春分這一天,很多地道的北京人都會制作這種驢打滾來吃,取吉祥如意的寓意。
三、太陽糕
中國人有祭祀的習俗,尤其在這種節氣的時候都會準備一些食物來祭拜天地,希望能夠保佑風調雨順。那么太陽糕就是在祭拜時候用的一種食物,它是用糯米粉和糖制作而成的。祭拜完太陽糕可以把它吃掉,這樣也就等于在吃福氣。所以在春分這一天,北京人會制作太陽糕來祭拜天地,并且食用祭拜過天地的太陽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