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眾關心的新生兒出生率,全年出生人口為902萬人,出生率為6.39‰;相比2022年的952萬,又少了50萬新增人口,出生率也進一步下探創造了新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國人口最多的省(詳情),歡迎參閱。

中國人口最多的省
1、重慶:3562.31萬人。
2、上海:2418.34萬人。
3、北京:2153.5萬人。
4、成都:1872.33萬人。
5、天津:1556.87萬人。
6、廣州:1865.2萬人。
7、深圳:1252.83萬人。
8、武漢:1140.65萬人。
9、哈爾濱:1068.39萬人。
10、石家莊:1062.57萬人。
2023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全年經濟數據,2022年末全國人口(包括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 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 7.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
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 72206 萬人,女性人口6896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9(以女性為100)。
從年齡構成看,16-59 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755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2.0%;60歲及以上人口28004 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9.8%,其中65 歲及以上人口20978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4.9%。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3》(下稱“報告”)提出,近12年來,中國先后出現了勞動年齡人口達峰和人口總量達峰兩個重大轉折點,當前我國的人口總量已處于峰值期,未來較長時間內將保持下降趨勢。
報告稱,中國人口減少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客觀結果,但中國工業化速度更快,導致人口減少也出現得更早。機構普遍預測,到2035年中國總人口在14億人左右,到2050年中國總人口在13億人左右。
原新在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是我國人口負增長起始年,國際經驗表明,人口負增長最初時期常伴有人口增減交替的波動。受“三年疫情”、育齡女性減少、生育意愿疲軟、生育行為低迷、遲婚遲育甚至單身不育等現象的影響,2023年的人口負增長比2022年更甚;
“2024年受生肖龍年和‘三年疫情’后生育反彈的影響,人口負增長也許會緩和一點。”原新談到,但是,長周期的內生性人口負增長的大趨勢木已成舟。
原新分析,未來30年,無論生育率水平高與低,總人口減少的速度相對溫和,但是總人口遠期的減量卻十分劇烈,這是人口發展規律。他強調,后天的人口問題我們必須從今天開始著手干預,絕對不能等到明天才動手,解決人口問題必須要有足夠的提前量,要有遠視和全局觀。
第一名是廣東省,廣東位于中國的南部,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廣東人口眾多,截至2020年底,全省常住人口超過1.26億人。廣東的發展速度快,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前往就業和定居。
第二名是山東省,山東位于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山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發達的工業,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和人口流入。截至2020年底,山東省常住人口約為1.05億人。
第三名是河南省,河南位于中國的中部地區。河南是中國的農業大省,也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河南的人口數量龐大,截至2020年底,常住人口超過1.02億人。
第四名是四川省,四川位于中國的西南地區。四川是中國的農業大省,同時也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四川的人口數量龐大,截至2020年底,常住人口約為8千7百萬人。
第五名是江蘇省,江蘇位于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江蘇是中國的經濟大省,擁有發達的工業和先進的制造業。截至2020年底,江蘇省常住人口約為8千6百萬人。
除了以上五個省份,中國人口較多的省份還包括湖南、河北、安徽、湖北和浙江等。這些省份都有著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特點,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數量并不是衡量一個省份發展水平的唯一標準,還需要考慮經濟發展、人均收入、教育水平等因素。每個省份都有其獨特的發展特點和潛力,都在為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廣東省,其次是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蘇省。這些省份在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中國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1.廣東——1.1346億
2.山東——1.0047億
3.河南——9605萬
4.四川——8341萬
5.江蘇——8051萬
6.河北——7556萬
7.湖南——6899萬
8.安徽——6324萬
9.湖北——5917萬
10.浙江——5737萬
11.廣西——4926萬
12.云南——4830萬
13.江西——4648萬
14.遼寧——4359萬
15.福建——3941萬
16.陜西——3864萬
17.黑龍江——3773萬
18.山西——3718萬
19.貴州——3600萬
20.重慶——3102萬
21.吉林——2704萬
22.甘肅——2637萬
23.內蒙古——2491萬
24.新疆——2487萬
25.上海——2424萬
26.臺灣——2359萬
27.北京——215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