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個具有超強傳統文化色彩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有很多的禁忌,也有很多的風水講究。比如說貼春聯,就是很復雜的,今天小編整理了過年貼春聯的意義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過年貼春聯的意義
貼春聯是為了表達美好期盼。
春聯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中國人民自古就有個樂觀的思維觀念,就是寄希望于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興、得意的事,還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最佳選擇。
他們借助于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在他們的傳統的觀念里,一年中有個好的開端是最愜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節就通過貼春聯表達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盼。
同時中國人民過春節很講究喜慶、吉利、熱鬧,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親訪友等都是喜慶心理的反映,而貼春聯恰恰是強化人們的喜慶心理和渲染氣氛的一種外在的手段。
關于春聯還有很多講究。據說桃木是紅色的,紅色可以辟邪,象征吉祥,所以后來的春聯都是用紅紙書寫。除此之外,春聯還有一些講究,比如,門心、框對、春條、斗方等都有要求,這比原來的桃符有了很大的進步,它不再是單純的將畫像畫于桃符上,而是將自己對來年的美好心愿寫在紙上表達出來。
貼春聯也有很多講究,若是貼得不當,就會被人笑話。傳統貼春聯的方法為,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另一種是常用的貼法。解放后由于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將兩種春聯貼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最適合貼對聯的時間是在正月初一前一天的上午六點到中午十二點這個時間段。相傳古時過年期間貼的門神是天上的神仙,從貼的那刻起,神仙就會駕臨這家。當春聯撕破后,就是這些神仙回天庭之時,神仙要去向天神稟告自己在凡間守護的情況,祈望天神給人們帶去好運吉祥。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ze)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撕下來的舊春聯不要隨手扔進垃圾桶,處理方法也是有講究的。首先要把舊春聯撕干凈,處理好,不然去年的霉運撕不去。舊春聯撕下后不能隨便扔,要送到有活水的地方隨水流走。另外還有“燒春聯”一說,就是將摘下來的舊春聯燒掉,寓意將所有的晦氣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