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5年都沒有年三十?
從2025年開始,連續5年的除夕夜將不再有年三十!這一消息引發了廣大民眾的關注和熱議。
眾所周知,農歷新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年三十更是這一節日的重頭戲。然而,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最新研究,從2025年開始,連續5年的農歷臘月將會是小月,只有29天,因此也就沒有了大年三十。
這是因為農歷是根據月亮的圓缺變化來編算的,在天文學中被稱為“朔望月”。
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起草《農歷的編算和頒行》,“朔日為農歷月的第一個農歷日”,也就是說,每個農歷月的初一是朔日。從“朔”到“望”,再到下一個“朔”,一個周期約29.53天,
所以計算出來的農歷月天數或者是小月29天,或者是大月30天。如果當年的臘月恰逢小月,只有29天,也就沒有大年三十了。
年三十的計算方法是以農歷正月初一(春節)為基準,在春節之前的一天就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由于農歷臘月恰逢小月,所以沒有大年三十。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農歷臘月是否為大月或小月是固定的,但具體哪一天是除夕卻是根據農歷的算法計算出來的,所以除夕的具體日期可能因年份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