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1、宜健脾祛濕: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濕氣運化出去。所以,此時養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健脾祛濕上。
2、防熱病濕疹:小滿節氣正值五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如若貪涼臥睡必將引發風濕癥、濕性皮膚病等疾病。此時天氣悶熱潮濕,為皮膚病發作提供了條件,易引發腳氣、濕疹等疾病。因此,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同時注意衣物材質的選擇。
3、忌心神不寧: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后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
4、按揉足三里:取足三里穴時,應當膝屈曲,外膝眼向下4橫指,旁開脛骨前嵴1橫指處;豐隆穴為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從氣候來看,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相繼進入夏季,南北溫差縮小,降水增多。
小滿的“滿”釋義有兩種。其一為形容莊家作物的飽滿程度,其二為形容雨水盈缺的情況。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
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在小滿這天,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南方暖濕氣流也強盛的話,那么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滿節氣的后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說,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降水可能就會偏少。如果不滿,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節氣時,太陽到達黃經60度。小滿后,天氣漸漸由暖變熱,并且降水也會逐漸增多,民諺有“小滿大滿江河滿”的說法。小滿,標志著炎夏登場。物至于此,小得盈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飽滿但未成熟,故稱小滿。對于北方地區而言,小滿往往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日照時間最長的,加上空氣干燥,北方一些地方的氣溫很容易超越南方。
著裝清涼但勿要著涼
小滿時節天氣逐漸炎熱,衣著更應簡單涼爽,才有利于汗液和熱量的疏散。除了著裝清涼,有些人喜歡在大量出汗后背對空調或風扇來乘涼,從養生角度來看,這種做法是極為不當的。因為大量出汗時毛孔放大,背對空調或風扇會導致寒邪之風從風池穴等穴位迅速進入人體。長此以往,濕邪之氣累積過多就會造成頭痛、頭暈、感冒等癥狀。
多進稀食戒生冷
進入五月之后,天氣炎熱、細菌滋生,一些疾病也隨之而來。同時,由于夏季出汗多,體內水分流失多,人體的消化功能變差。而在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湯粥類既富于營養又最容易消化。小滿節氣后由于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吃冷凍西瓜,冰淇淋等來解暑。雖然能享受暫時的清爽,但卻給脾胃造成極大負擔。人體胃腸溫度一般為36℃,而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食物一般只有2℃-8℃,腸胃受到強烈的刺激,就容易導致生理功能失調。
晚睡早起再加午睡
由于夏天晝長夜短,人們逐漸養成早起晚睡的習慣,午飯后進行午睡是一個良好的補眠方法。特別是夏季中午1點到3點時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且食欲不振,而午飯后胃腸的血液供應量增加,供應到大腦的血液就相對減少,所以人們總是覺得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而且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
苦菜秀:苦菜已經枝葉繁茂。
靡草死: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
麥秋至:百谷成熟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