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四季的變化,再過不久就要迎來春分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春分節氣的來歷與習俗,希望你喜歡。

春分節氣的來歷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0°時交節,春分的農歷日期不固定。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其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也有比較明顯的氣候特征,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
1、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場所大多設在京郊,元朝時建有日壇,此后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在日壇祭祀大明神(太陽)。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余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北京現在的日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太陽神(古稱“大明之神”)的地方。從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起四百多年,先后有天啟,崇禎,乾隆,嘉慶,道光等五位皇帝到日壇親祀。清道光23年(1843年)后“祭日”活動逐漸消亡,至今已中斷160多年。
養生建議,春分時節,可以多吃一些紅棗等養脾的甜食,還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應至少補充3次堅果類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癢等。
2、立春蛋
據說,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春分立蛋的傳統,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來臨。后來漸漸演變為一種祈求好運的傳統。
想成功“豎蛋”,可以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嘗試把它在平面桌子上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有人解釋,這跟“春分”地球地軸呈66.5度傾斜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于“豎蛋”。據說立穩的雞蛋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可保持十幾天不倒。
3、吃春菜
在嶺南的一些地區,春分之日還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們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民間還有一則順口溜對此記述:“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春分到來之際。面對萬物萌發,人們自然要祈求家宅安寧、身壯力健了。
4、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民間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后,然后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后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深愛人們,關心民間生活的帝王,叫做炎帝。當他知道人們需要更多的糧食來充饑時,他向上天祈求降予民間五谷的種子。因此,上天派來了一只渾身紅色的丹雀把五谷種子送到炎帝手上。熱愛人們的炎帝馬上就把五谷種子分給了所有的人,人們高高興興的把五谷種子種到地里,一天一天地期盼著,有好的收成。可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那些五谷苗卻并沒有開花,更沒有豐收的糧食。
于是炎帝去問上天,上天說,那是因為太陽躲起來睡著了,五谷的種子沒有接受到足夠的太陽光,因此長不出花長不出果來。炎帝非常擔心他的人們會因此而吃不飽生活得不好,他問上天怎么才能把太陽喚出來呢?上天說:需要有一個人在春分那天,在那白天與黑夜平分的一天,騎上五色鳥,去到蓬萊島把太陽找回來重新掛在天上。蓬萊島是仙島,從來沒有人去過那里,據說要經過很多很多的困難才能到達島上。為了人們,炎帝決定親自去島上把太陽找回來。
在春分這一天,炎帝騎上了五色鳥飛越過了萬里大海,去到了蓬萊島。說也奇怪,原本波濤洶涌的大海,許多鳥兒都不敢靠近的,因為害怕被那海濤卷進海里。可是在春分這一天,炎帝騎著五色鳥經過時,海面上卻非常的平靜,海水藍藍。
當炎帝來到了蓬萊島,一把抱起了太陽,騎在了鳥背上飛回了家鄉。他把太陽掛在了家鄉的城頭上,讓太陽光普照在大地上,從此大地五谷豐登,萬民安樂。而炎帝則被人們尊奉為太陽神。
人們十分感恩太陽神炎帝,于是每年到了春分這一天,總會向著太陽祭拜,人們還會學炎帝站在鳥背上的樣子站立,甚至后來人們發現連雞蛋也可以在這一天站立起來。
而在春分那天過后,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回來,春雷也會開始,閃電也會到來。
1、是指“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2、是指季節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這段時間作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正好平分了春季,從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將其一分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