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什么風俗活動
全家人包餃子吃餃子
吃餃子流行于北方地區。一般除夕吃肉餡的。大年初一吃素餡的。新年餃子要皮薄、餡多,捏得嚴實,不能煮爛,葷餃子要有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的,也有兩種肉拌在一起的鴛鴦餃子,以及百味雜陳的“餃子宴”。素餃子多用各種新鮮蔬菜。餃子的形態甚多,有冠頂餃、蝴蝶餃、金魚餃、花邊餃,也有推捏、疊捏、扭捏、花捏的月牙餃,以及擠捏的木魚餃。
團圓宴
除夕之夜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吃團圓飯。因為除夕這一天對于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象征一家人的團圓圓滿,所以對于這一晚吃什么也會非常重視和講究。這一晚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通常都是葷素俱全,象征生活紅火,還有年夜餐桌上一定要有一條魚,象征年年有余、吉慶有余,酒滿茶香,家人歡聚一堂,是這一天最重要的主題。
燃放爆竹
燃放爆竹也是大年三十慶祝節日的一項傳統活動,舊時燃放爆竹有“驅趕年獸”,以保家人來年生活順利、健康平安的一個寓意,而紅色的爆竹也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紅紅火火的期待,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到現在人們崇尚更環保綠色的慶祝方式,市場上也有更多各種更環保、絢麗的爆竹、煙花產品供人們挑選,更多新的表現形式,燃放煙花爆竹也是最為熱鬧的習俗之一。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大年初一早上吃湯圓的習俗(早餐吃素),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闔家幸福。此外在做湯圓時很有講究,為了圖個吉利,人們會把硬幣、花生、芝麻、糖、紅棗包在湯圓里面,吃到放糖的湯圓寓意著生活甜甜蜜蜜,而吃到包有硬幣的湯圓,則寓意著“財運亨通”,表示會發大財。
除夕跟年初一是不同一天的,而過年說的就是除夕這一天,代表著這一年即將過去,人們在新的一年會有新的開始,有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