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驚蟄九個傳統習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驚蟄九個傳統習俗
驚蟄吃梨
民間有農民流傳俗語“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與離諧音,民間相傳,驚蟄吃梨可以和莊稼蟲害遠離,寓意祈愿風調雨順豐收有余。
驚蟄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驚蟄日農民吃炒豆的習俗,人們將黃豆浸泡在鹽水里一段時間,然后在鍋里炒出噼啪之聲,意思是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所發蹦跳聲音。
驚蟄蒙鼓皮
在一些農村驚蟄這天要蒙鼓皮。相傳驚蟄時節雷神敲響鼓,喚醒萬物,春神到人間,民間也要順應天時蒙鼓皮,以助神威。
驚蟄祭白虎
農村老人講,驚蟄這天祭白虎能夠祛百邪,除百害。如果覺得年頭不順犯小人,要在驚蟄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順利,驅除小人和病害。
驚蟄吃烙餅
在部分農村,驚蟄之日烙的餅子上要有龍鱗的圖案,包的餃子上要有龍牙,用龍在人間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
驚蟄祭雷神
農村老輩人說,驚蟄是雷神節日,有俗語云,天上雷公,人間舅公,說的是雷公地位的重要性,驚蟄祭雷神,以盼雷神喚醒萬物,春滿人間。
驚蟄打小人
農村里,在驚蟄這天會用清香,艾葉煙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家中蟲害和霉味,婦人將準備好的衣紙小人拿到路邊用鞋子拍打,用剪刀剪斷小人舌頭手腳并點燃,以示把小人趕走,不受小人糾纏。
驚蟄戴龍尾帽
在有些地方農村,驚蟄這天,用線串起彩色布條和秸稈連接成條形狀,戴在小孩的帽子上,以示龍體在此祛邪避災。
驚蟄咒雀
在農村里驚蟄這天清晨,鄉村孩子要拿上臉盆在田埂上敲打,唱咒雀詞,目的是讓鳥雀在莊稼成熟的季節,不要啄食谷物,表示農民愛惜谷物的表現。
中醫有云:春宜養肝,肝膽相照。肝通五行中的木,對應四季中的春,所以春季肝部疾病易發生。另外,由于春季木生火,所以會加重肝的負擔。因此,驚蟄后養生要以養肝為主。養肝主要從飲食、作息和情緒上來進行。
飲食上要以具有保陰潛陽、清肝降火旺的食品為主,比如多吃菠菜、胡蘿卜、雪梨、蜂蜜、銀耳、百合、蓮子、芡實、山藥、薏米、花生、核桃、燕窩、豬肝等平性食物,少食辛辣油炸等食物。另外,由于春天萬物復蘇、氣溫上升,所以春天無須特別進補。
中醫養生中對睡眠也有著不同的描述和要求,一般來說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而春季我們要做的也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良好的睡眠對養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五臟六腑中,肝對應的情緒是怒,故大怒易傷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的發火也是指肝火。因此,春季養肝,我們要保持心情愉悅。
另外,春天對應五行中的木,而中醫養生重在養木氣,若木氣得當敷和,便可達到生氣旺,從而達到生長的佳狀態。木氣的休養與地氣相關,因為土為地,無土難以養木,所以驚蟄之后,建議大家在好天氣時多進行戶外活動,如爬山、踏青、逛公園等,以增加自身的肝膽之氣。
1、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2、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為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
3、雷響不斷
驚蟄前后,大地回春,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民間諺語云:“雷打驚蟄前,二月雨淋淋;雷打驚蟄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次春雷在驚蟄之日,則會認為當年風調雨順。如果初雷在驚蟄之前鳴響,則預示著當年的雨水較多,可能會發生“春季連陰雨”的情況。
1、祭白虎
傳言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到了驚蟄這一天都會開口噬人,甚至阻撓你的前程發展。所以在驚蟄那天,民間都有“祭白虎”的習俗,寓意化解是非口舌,來年運勢更好。
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它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拿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殺蟲日
《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驚蟄日到來,也意味著太陽已經到達黃經345度。此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的冬眠動物。在驚蟄時期,人們會用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以及各種霉味。或者拿石灰灑在門檻外,以此來杜絕蟲子的騷擾。
3、打小人
每年驚蟄那日,你會看到有些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驚蟄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泄內心的不滿。現在大部分人打小人,一般是求在新的一年里能萬事如意。
4、禁婚
根據民間的習俗,驚蟄前后期間,雷公會經常出門行事,常常有雷聲轟隆,所以這個時期是禁止人間辦婚事的。若有違者,就要受雷公處罰,婚事也會辦得不順當。所以說,即使有嫁娶好日子,很多人也不會在這個時間辦喜事。
1、大蒜——春季殺菌
大蒜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據新研究發現,大蒜還具有一定補腦作用,富含維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不可空腹生食;腎、肝、膀胱有疾者在治療期間應免食;心臟病和習慣性便秘者應注意少食;不可與蜂蜜同食。
2、蘑菇——防癌抗病菌
天然真菌類保健營養品,其有效成分富含多糖類、維生素類、蛋白、脂肪和無機鹽等成分,對免疫力的提高、肝臟的滋養與修復、防癌、抗腫瘤等都是有益的,因此春季養肝真菌類食物亦是佳選。
3、菠菜——補充維生素C
菠菜的胡蘿卜素含量可和胡蘿卜媲美,一個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維生素A就可滿足人體正常需要;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紅柿高一倍多。便秘、高血壓、頭痛、面紅者,可用鮮菠菜洗凈放入開水中燙上三五分鐘,取出切碎,用少許香油、鹽等伴食,一日兩次當菜食用很有療效。菠菜含有草酸,與體內其他食物中含鈣質結合,形成一種難溶解的草酸鈣,這就不利于人體對鈣質正常吸收。所以不宜過量。
4、薺菜——改善頭暈
薺菜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每日用鮮薺菜60克,加水適量,煮開鍋后,打雞蛋3個、吃雞蛋喝湯,可以改善頭暈頭痛的癥狀。
5、山藥——健脾益氣
山藥尤宜于春季食用,它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可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可以補腎益精,可增強人體抵抗力。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搗爛的山藥泥攪勻,可健脾補肺,強身健體,滋腎益精,非常適合體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紅棗煮,則滋補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