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的民間習俗豐富,例如,人們在這一天要登高望遠、插茱萸辟邪祈福,還要吃重陽糕,飲用以菊花為原料釀制的重陽酒。那么就讓我們來了解重陽節飲菊花酒有什么好處吧。
重陽節飲菊花酒有什么好處
菊花酒有助于長壽,與它能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關。科學實驗證明,菊花能降血壓,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臟肌肉的血液供應,減慢心率,增強心肌收縮力,并有明顯降低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對胸悶、心悸、氣急、頭暈、四肢麻木等也有明顯效果。對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清膽甾醇過高等也有防治作用。
菊花中還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以硒的含量最高,硒元素能參與機體的抗衰老過程。這些與中醫學說的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相吻合。
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陶淵明詩云“往燕無遺影,來雁有余聲,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便是稱贊了菊花酒的祛病延年作用。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登高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于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岳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對應。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藥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后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佩茱萸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1、祝老人長壽
重陽節的具體節日就是每年的九月初九,兩個9在一起代表著對老人活得久,并且長壽的祝愿,在這一天,主要是對中華民族的一些老人進行祝福,一般嫁出去的女兒,在這一天都是需要回家里看看自己的老父親和老母親,最重要的還是在這個九月初九日期,希望老人可以健康長壽。
2、思念遠方的親人
從小我們都學過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中的千古流傳的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的正是在重陽節發生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在異鄉生活在9月9日這特殊的節日對于自己親人的思念,重陽節除了對老人的長壽祝福之外,最重要的意義還是在于對于親人的一些思念,伴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數量急劇增多,各種尊老愛老并且優老的觀念,也值得我們去深刻學習。
3、祝福親人全家平安
重陽節的主要意思就是雙陽相合,在古代九是一個陽氣十分旺盛的數字,兩個九在一起邪氣是很旺盛的,因此在這一天大家的習俗就是插茱萸,賞菊花,還可以喝一些菊花茶,但千萬要注意,不能贈送自己的親人菊花,菊花大多數都是用來悼念死去的親人,如果送給親人的話意義不太好,重陽節意義就是祝福親人永遠平安。
4、推動全民身體鍛煉
重陽節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就是插茱萸,另外一個就是登高,這兩項活動也是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中提出來了,插茱萸是一項體力活,不僅可以在重陽節當天傳統觀念上起到辟邪的作用,還可以鍛煉大家的身體,古代傳說邪氣一般都是會向地上流動,所以在9月9日,為了避免遇到邪氣,最好爬山登高,這樣在尊重重陽節傳統的同時,自己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
重陽節喝菊花酒主要是起到一個養生保健的作用,菊花性質偏寒涼,人們飲食也都吃得比較的有營養,很容易上火,菊花酒是藥酒的一種,喝起來有一點點苦,但是功效很好,重陽節的時候適當飲用菊花酒可以起到滋補身體,養護體質的作用,同時,菊花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是很高潔的形象,用菊花泡酒喝有祛災、祈福的功效,有利于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