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快要到了,現在西方在圣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并以圣誕老人、圣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圣誕節的寓意有什么,希望大家喜歡!
圣誕節的寓意有什么
圣誕節(Christmas)這個詞語,起源于古英文的Cristes maesse,意思是彌撒。拉丁__于AD 336年,開始在12月25日記念耶穌的誕生;東正教則以1月6日為圣誕。
圣誕節定于每年12月25日,紀念耶穌的誕生,同時也是普天同慶的世俗節日。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相互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 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并且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于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一些不同的慶祝活動。
象征溫暖和長壽的火和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__和非__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征奮斗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圣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系。由于歷法是不一樣的,東正教和其他東歐教會的圣誕節日期相當于公歷1月6日或7日。
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前后的幾天一定會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的眼中,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圣誕歌之后,一定要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圣誕美酒。
美國人過圣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圣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人在圣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后,圣誕節就會到來。
芬蘭在12月圣誕節的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圣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圣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圣誕節假日外出旅游。
1、古人曾在樹上掛紅蘋果,象征分別善惡樹。
2、常青樹又象征主賜永遠的生命。
3、圣誕樹的三角形,象征三位一體。
4、圣誕樹上的蠟燭或彩燈,象征耶穌是世界的光。
5、樹頂的那顆星,象征耶穌是明亮晨星,或指引東方博士的明星,有時又用報信的天使代替。
6、樹下的禮物象征救贖是上帝的禮物和恩典。
7、圣誕樹不僅僅是節日的裝扮,更重要它象征著開心快樂及新的路程。
圣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樅樹供奉圣嬰。隨后,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圣餅的小甜餅,象征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征。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圣誕之夜,設計在家中布置一棵裝著蠟燭的圣誕樹,這棵圣誕樹就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一棵。
不過,西方關于圣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有個善良的農民,在圣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圣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
圣誕節的復真正含義是為了紀念制耶穌誕生。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誕節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
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意味著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
圣誕節是某宗教世界最大的節日。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
因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
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