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自然界變化的表現是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短,《春秋繁露》則云:“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是春分的最大特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2024年春分是哪一天
2024年春分具體時間:3月20日11:06:12,星期三,農歷二月十一。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每年公歷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
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1、晝長夜短:春分代表著這一天里黑夜和白天各占12個小時,而春分過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的白晝時間會逐漸延長,而黑夜的時間會逐漸縮短,這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而人在春分的時候,心情也會變得非常愉悅,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十分順心如意的,甚至在不久后還會因為工作的努力,而得到事業晉升的機會。
2、萬物生長:春分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節,除了極個別的偏遠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的草木都開始逐漸生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一切都充滿了勃勃生機。所以當春分到來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準備進行踏青等活動了,平日里還可以放風箏、吃雞蛋、出行旅游等等,除此之外,在春分的時候部分地區也可以進行耕種了。
1、陽光光線: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2、氣壓狀況:春分節氣,東亞大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多,蒙古到東北地區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和揚沙天氣。當長波槽東移,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天氣。
3、氣溫降水: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度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1、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春分這一天陰陽相半,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道理是: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于豎蛋。春分立雞蛋能旺運哦。
2、放風箏
清氣上升、微風飄蕩,最適合放風箏。大家可以放風箏來活動筋骨,消除"春困"和"郁悶"。
3、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4、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5、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1.春筍
說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筍。春筍脆嫩鮮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來,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
2.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選,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
3.香椿
春分這個時候的香椿,香味濃郁,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最好。香椿還是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疾病的良藥。
4.韭菜
春分時節值得一吃的還有韭菜。俗話說,韭菜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之說。這時的韭菜嫩、鮮,最好吃。
5.菠菜
春天里吃食的菜蔬還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6.大紅棗
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適當吃些甜食。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