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的季節特點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所以,應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特別應注意保護牲畜安全過冬。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常年大寒節氣,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量僅較前期略有增加,華南大部分地區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華南冬干,越冬作的這段時間耗水量較小,農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過“苦寒勿怨天雨雪,雪來遺到明年麥”。在雨雪稀少的情況下,不同地區按照不同的耕作習慣和條件,適時澆灌,對小麥作物生長無疑是大有好處的。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后一個,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大寒時,太陽到達黃經3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這個時期,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特別注意及早采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措施。農業上要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
雞湯
大寒的時候適合喝點雞湯,我們都知道雞湯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而且味道又好,老人孩子都能喝。在大寒這一天,可以買一只土雞,然后放入生姜開火就行了,一個小時之后關火、放鹽,美味的雞湯就做好了,喝上一碗,馬上全身都會暖暖的。
雞湯不宜煮的時間過長,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比較合適,因為煮的時間太長,反而會影響到雞肉的營養價值。另外如果家里有砂鍋,可以用砂鍋,這樣味道會更好,雞肉上面附著的脂肪應該在做雞湯之前就盡量去掉,否則它們會溶解在湯里,是不健康的。
喝雞湯不僅能暖身,還能幫助補充蛋白質,提升人的免疫力,達到預防感冒的效果。建議體質比較差的朋友,不僅要在大寒的時候吃雞湯,平時也應該一周吃一次雞湯。雞湯不宜多喝,每次喝兩碗就行了,太多的雞湯會引起消化不良的情況。
糯米飯
古語有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認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覺暖和,利于驅寒。中醫理論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適宜。加之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溫,具有御寒滋補的功效,人們可以蒸煮糯米飯,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蓮子、枸杞子、桂圓肉、大棗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點白糖,可健脾益氣、養血安神,適用于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注意暖腳
大寒的時候天氣冷,有一句話叫做寒從腳底生,所以說做好腳部的保暖是很重要的。當我們的腳不冷了,心臟的功能會比較好,人也會比較有活力。建議大家要在出門的時候穿上加絨的厚棉鞋,不要穿一些單薄的鞋子,襪子也要選擇保暖的。
在晚上回家了之后,可以泡腳,每天幾分鐘的時間,就能達到良好的保健效果。泡腳時的水溫應該控制在40到50度之間,不能太高,避免燙傷。泡腳之后及時的把腳給擦干,涂抹上一些護膚霜,然后穿上襪子,這樣就不會感覺到冷了。
適宜的運動
大寒的時候不要以為應該一直窩著不動,這樣看似能保存體力,但是實際上是不利于健康的。我們應該適當的運動,做一些低強度的項目,比如說快走和健美操、瑜伽。在家里鍛煉即可,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10點或者下午3點到戶外鍛煉。
減少進補
減少進補,為什么呢?小寒時節是需要進補,但大寒時節卻不推薦進補了。而且這個時間段,一定要記得,適量開始減少你的進補量。這是因為春天將至,萬物復蘇,有待人體陽氣的生發。適宜吃些生姜、大蔥、辣椒等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飲食不宜過咸,切忌寒冷食品。
營養科專家表示,大寒進補宜“封藏”,但進補到這時需收尾,偶爾吃些狗肉、羊肉無妨,為了逐漸適應春季升發的季節特點,可適當吃些白菜、油菜、胡蘿卜、菜花等蔬菜,此外,還需多飲水。
大寒時節,護心暖腳,注意飲食,適宜的運動,調節情志,那么我們就可以很快渡過寒冷的冬天了,身體棒棒的,來年也不易生病哦。
1、天氣禁忌
到了大寒節氣,民間比較忌諱天晴不下雪,并且有一句諺語是“大寒三白定豐年”,這個意思就是大寒下雪有瑞雪兆豐年的意思,從自然科學的角度這句話也是比較有道理的,冬日的大學可以將蝗蟲殺滅,那么來年就不會鬧蟲災,冬雪可以為農作物提供水分。
2、大寒節氣習俗
要知道大寒節氣與歲末時間相重合,所以到了大寒的時候,人們此時不但要順應節氣忙農作,還要為過年做準備,人們在這個時候都在趕年集,辦年貨,貼春聯,家里面也在掃塵潔物,除舊布新,并且也開始準備各種祭祀供品,腌制臘肉,臘腸,烹炸雞鴨魚肉等。
3、飲食講究
大寒和立春是相互交接的,順應季節的變化,所以人們在大寒的時候,進補的食量要逐漸減少,此時人們應該要多吃升散性質的食物,順應萬物升發之勢。飲食方面人們要注意養血補氣,濡養臟腑,要知道這是冬季結束的一個節氣,由脾為主,養生需要注意養脾。
4、大寒節氣要防病
大寒時節,需要預防的就是心腦血管疾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黃河,在寒冷天氣應該盡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門,以防晝夜溫差大,引起疾病發作。外出之時要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
5、室內通風
大寒之時對天氣寒冷,但是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防止細菌等乘虛而入,室內取暖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搭些濕毛巾保持室內的濕度,室內溫度保持在15-20℃為宜,不宜過高或過低;要減少去公共場所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