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春節與北方春節的風俗差異
1、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喜歡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而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更喜歡吃湯圓。
2、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有祭拜先祖,緬懷先烈這一習俗。而在北方,祭拜先祖的習俗并沒有表現得那么明顯。
3、北方人過年有發紅包的習俗,而在南方,很多人將這一習俗叫做派利是,它也是親戚朋友之間的互贈,南方人對于派利是的禮儀比較注重,相對復雜。
1、南北方小年的差異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 無論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人們都要開始掃塵,清洗衣物,刷洗鍋熏,徹底地進行大掃除,做到窗明幾凈,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也是表達新年要有新氣象的含義!
2、北方守歲迎福南方圍爐夜話
在春節的前一天我們稱為除夕,古稱“歲除” 或“逐除”。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團圓圓過除夕!
在南方有除夕夜圍爐的習俗,一家人吃過年夜飯便圍爐而坐,嗑瓜子,看電視, 邊吃邊聊,訴說這一整年來經歷的酸甜苦辣。
而在北方呢則是在除夕夜全家人守歲要圍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包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棗子、栗子和肉餡等,一齊包入新年的餃子內。
3、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餃子的形狀頗似元寶,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兆頭。而且為了討吉利,有餃子中放些糖塊,意味來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餃子里放一權“制錢”,吃到有制錢的餃子, 意昧著財運事通。
而在在南方呢則人們以年糕、湯圓以及魚肉、菜為美味。湯圈也叫“團子”、“圓子” 取“全家團圓”之意。吃年夜飯之前,舊時 一般還先要祭祖,將食物分出少許,獻給祖先,以示紀念之意。
小年的習俗:祭灶,掃塵
南北方差異:北方臘月二十三 南方臘月二十四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無論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人們都要開始掃塵,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徹底地進行大掃除,做到窗明幾凈,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也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
除夕習俗:年夜飯,守歲
南北方差異:北方守歲 南方圍爐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看春晚,到了晚上十二點,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除夕當天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能說晦氣語。家里那天晚上一般都不關燈。
年初一
初一習俗·:開門放炮,拜年
南北方差異:北方吃餃子 南方做年糕
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鞭炮,叫“開門炮仗",預示新的的一年里順順利利,紅紅火火。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會給晚輩紅包。大年初一拜年只拜自家人,是不能去別人家拜年的,會不吉利。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喜新年,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此外,年初一是不可以掃地的,掃地也只能往屋里掃,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
北方講究初一吃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餃子的形狀頗似元寶,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兆頭;南方則多數做年糕和湯圓,年糕諧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團子”、“圓子”,取“全家團圓”之意。
年初二
初二習俗:回娘家
南北方差異:北方吃面 南方吃開年飯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初五
初五習俗:剁小人,迎財神
南北方差異:北方放鞭炮 南方派利是
俗稱破五,要迎財神,“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在北方一些地區的商家初五后店鋪開張要放鞭炮,稱為“鬼崩祟”,崩走往日的晦氣。而在南方,初五做生意的人要拜神開鋪,大派開工利是給員工。
1置辦年貨
水果、堅果、干貨、海鮮、零食、雞鴨魚肉等,過年之前都需要一一置辦到家里,全家人過年的時候吃或送給別人。
2買新衣服
特別是家里有小孩子的,需要給他買新衣服、新鞋子,大人可以根據自己情況決定是否要置辦新衣。
3聚會
趁著假期,與朋友、親戚或是同學聚一聚,分享自己的近況等。
4貼春聯
大年三十之前,買一幅新的對聯貼在家里門口,還可以貼窗花等。
5大掃除
需要將家里里里外外都清掃一次。
6拍攝全家福
春節是全家人最齊的時候,這時候可以一起拍攝全家福留作紀念。
7換個發型
特別是女士,可以剪頭發、燙頭發、染頭發等,讓自己以新的形象過春節。
8包餃子
大年三十那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然后做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9守歲
大年三十晚上要守歲,一般是邊看春晚邊守歲。
10發紅包
家里有小孩子的,要發紅包給小孩,這也是小孩子最期待的事情了。
一、三十晚別亂串門
大年三十晚上串門在以前是禁忌,因為三十晚上,一家團圓,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闖入,無論外人來說話、串門以至討債,都會干擾家庭歡樂的氣氛,所以除夕夜,對“家韃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絕。
二、正月不能剃頭
正月不能剃頭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禁忌,民間經常這樣說“正月剃頭死舅舅”,感覺這是和舅舅過不去哈!當然了,這不會真的有那么靈驗,不過為了對舅舅的孝敬,無論如何大家也不會在正月剃頭了,這也是一種親情債吧。
三、不能打罵孩子
過年不能打罵孩子這在很多地區也都有這樣的禁忌,畢竟過年了,是喜慶的日子,孩子淘氣是天性,這個時候大人就要忍住了。傳統認為孩子初一若挨了罵,就要挨一整年的罵。其要求初一這天要說好話,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區萬一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