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姓氏王姓的起源與來歷,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姓氏王姓的起源與來歷
1.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為氏。
3.源出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滅商后,虞舜的后代媯滿被封于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后,改為田氏。
4.源出燕國太子丹之后。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
5.出自少數民族改姓。
1.安徽蕪湖:學必啟泰國之儒宗元裕繼昌兆德厚志承賢景運開定邦強。
2.安徽銅陵:遠播芳名從古相傳。
3.湖北漢川:松有本新 玉發奇光 培以英哲 錫爾嘉祥 學士葉廣 賢臣名揚 崇道必顯 敦善啟昌 安邦鼎志 立紀振綱 詩書傳子 永遠貽芳。
4.湖南瀏陽:裔榮篤本先德顯揚紹修世澤遠繼廷芳;南華案山支派序:家德澤新克念顯揚紹修正學遠繼廷芳。
5.河南新安:萬忠鳳學文,傳世宜聯宗,篤親有寵明,詩禮先聲遠,富貴紹槐庭。
6.江蘇潤州:洪勛振立世德克昌紹承先志永錫嘉祥。
7.山東萊州:起道成應好,三開洪殿永,世德元齡懋,國賓福耀昌,蘭新臣希樹,文顯汝維祥。
8.山西太原:有章汝煥式德聊昌修禮立義守本安常興家成業錫慶致祥功昭道顯聲遠名揚。
宋朝時期,王姓大約有59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7.7%,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占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4.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陜西、浙江,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國形成了陜晉冀豫魯、贛浙以及四川三大塊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時期,王姓大約有6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6.7%,仍為第一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蘇、山東,這三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躍成為王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發展,兩廣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經大大超過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這個比率已經降了一半。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皖、魯豫晉冀陜兩大塊王姓人口聚集地區。
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分水嶺,東部為高密度的王姓地區。西部為低密度的王姓區。王姓分布很廣,但很不均衡。
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東北、內蒙古大部、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寧夏、陜西北部、甘肅東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區、海南大部,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達到16%,其覆蓋面積僅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9%,大約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長江以北其他地區、青海東部、新疆北部、云貴川、廣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見的區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為4.4--8.8%,其覆蓋面積占了國土面積的36.3%,大約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在中國,截至2014年,東部地區占了王姓總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東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
“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氏,同時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陜西、甘肅、新疆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