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王氏在中國,東部地區占了王姓總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東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 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姓氏王姓的起源和來歷介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姓氏王姓的起源和來歷介紹
據《通志·氏族略》載:在京兆、河間一帶的王氏族人,據說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畢公高的后代,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東境內)、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一帶的王姓則傳說是帝舜的后代,這一支系出自于媯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鄉一帶)的王姓,稱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王氏的起源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
1.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也是王姓起源地。
2.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從王姓起源地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
3.明永樂年間,這支王姓始入臺灣地區。
1、王詡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道號玄微子。戰國顯赫人物,華夏族,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創建鬼谷門派。一說春秋戰國衛國(河南淇縣)人;一說是戰國魏國鄴地(河北臨漳)人;一說陳國鄲城(河南鄲城縣)人。
2、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陜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杰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與其子王賁一并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并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3、王陵
王陵(?-前181年),沛縣(今江蘇沛縣西)人。西漢初年大臣。
王陵為沛縣豪族,漢高祖劉邦微時,對王陵兄事之。劉邦起兵攻陷咸陽,王陵集合數千兵占據南陽,不愿跟隨劉邦。
劉邦與項羽作戰,王陵的母親在項羽營中,她為了王陵歸順漢王,伏劍自殺。項羽大怒將王陵之母烹煮。王陵于是歸順劉邦。高祖六年(前201年)八月,封為安國侯。以其初不欲從劉邦,且與劉邦仇人雍齒交厚,故晚封。
4、王昭君
王昭君(約前52-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維護漢匈關系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千古。
5、王莽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鄲大名縣),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為漢朝皇帝劉家后代,篡奪皇位。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