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百家姓任姓。任姓是一個多源流姓氏,關于任姓的來源其中一個說法是,源自少典之子黃帝。任姓,5000年前黃帝賜封的12個基本姓氏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人口約五百三十二萬余人。在《百家姓》中排第58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任姓的起源和歷史是什么了,一起來看看吧。

任姓的起源和歷史是什么
1、任不齊。春秋時期楚國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被唐朝皇帝追封為任城伯,宋朝天子加封為當陽侯。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茍、僖、姞、儇、依。其中被賜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為姓。
2、由遠古妊姓衍傳。與女性妊娠有關,可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產生的古姓之一。
3、出自風姓。《通志·氏族略》記載,認為任姓子孫是太昊之后:為風姓之國,故址在今山東濟寧一帶,其后子孫以國為氏。
4、其他改姓而來。如元代王信之子宣,為避難改姓任,其后代亦稱任氏。
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屬于大姓系列,人口約五百十六萬九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32%左右。
先秦時期,任姓主要活動于重慶、山東濱州、河南、湖北地區。秦漢時,任姓已擴散到陜西、四川、甘肅、廣東、江蘇、浙江等地。三國兩晉時,任姓的分布更為廣泛,但其主體仍在北方和中原地區。宋朝時任姓已移民福建。清初任姓進入了臺灣。
宋朝時期,任姓大約有3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6%,排在第四十七位。任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31%。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東、河南,這三省任姓大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湖北、甘肅,這兩省的任姓又集中了任14%。全國的任姓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北地區,形成了以西部川隴、中部豫鄂、東部齊魯為中心的三塊任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任姓大約有31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3%,排在第七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20%。主要分布于北方的任姓,長期的籍劣戰亂使其受到了嚴重的沖擊。明朝時期,山西為任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21.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東、浙江、四川四省,大約占全國任姓總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江蘇、河北、陜西、河南,這四省的任姓又集中了21%。宋元明期間,任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中原地區向東南、向西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北方山西、西部四川、東部山東、東南江浙四塊任姓人口聚集地區。
任不齊:(前545-前468):字子選,孔子七十七賢弟子之一,春秋戰國時楚國(今湖北)人,“楚聘上卿不就”。生于周靈王二十七年三月,歿于周元王八年九月。葬桃鄉,墓在濟寧城北房葛鋪。唐朝皇帝追封其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為當陽侯。
任詢:(公元1133-1204):字君謨,號龍巖,又號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縣)人。金代著名書畫家。父貴,有才,善畫,喜談兵,宣、政間游江、浙。詢生于虔州,為人慷慨多大節。書為當時第一,畫亦入妙品。評者謂畫高于書,書高于詩,詩高于文,然王庭筠獨以其才具許之。登正隆二
1.先秦時期,任姓主要活動于重慶、山東濱州、河南、湖北地區。
2.秦漢時,任姓已擴散到陜西、四川、甘肅、廣東、江蘇、浙江等地。
3.三國兩晉時,任姓的分布更為廣泛,但其主體仍在北方和中原地區。
4.宋朝時任姓已移民福建。
5.清初任姓進入了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