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百家姓任姓。整理任姓郡望堂號大全,其中水薤堂是非常著名的一個。任姓,5000年前黃帝賜封的12個基本姓氏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人口約五百三十二萬余人。在《百家姓》中排第58位。下面來看看任姓的起源和歷史吧。

任姓的起源和歷史
1、出自姬姓,為黃帝少子禹陽的后代,以國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左傳正義》所載,任氏是5000年前黃帝賜封的12個基本姓氏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據《姓纂》的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姓,一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那位任姓的始祖,據考證是黃帝少子禹(禺)陽被封在任國,其后裔以國為氏。周朝時的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等10個姓氏,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國,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來的。又據《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不敢與諸任齒",其中所謂的"諸任",指的就是這10個姓氏,可見得當時這10個姓氏與任姓的密切關系。
2、出自遠古妊姓衍傳,與女性妊娠有關,可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產生的古姓之一。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親妊娠,因生得姓。從母從女,為妊姓,后傳為任姓。據《康熙字典》指出:"太任,文王之母";又據《漢書》的《班婕妤傳》上,也有贊美太任之辭說:"美皇英之女虞兮,榮任姒之母周。"這位周文王的母親太任之為上古任氏之女,顯而易見。
3、出自風姓,為太昊氏之后,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任,為風姓之國,實太昊氏之后,故都任城(在今山東省濟寧一帶),太昊就是上古的伏羲氏。任國在戰國時滅亡,其后代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稱為任氏。
4、出自其他改姓而來。如元代王倍子之宣,為避難改姓任,其后代亦稱任姓。
5、據《魏書》所載,巴 (即板木盾族)夷帥有任姓。
6、另外古代少數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
7、 今瑤、回、滿、蒙、土家、羌、水等族均有此姓。
任姓盡管得姓很早,但在發展中由于一直深埋不顯,所以其早期歷史一直很難讓人知其詳。上述各支任姓中,影響最大者是出自黃帝之后的一支。據某些任姓家譜記載,黃帝之子禺陽在得姓以后,六傳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東省滕縣南)。春秋戰國時,魏國有任座,秦國有任鄙,他們都是禺陽的后代,楚國有任不齊??梢娫谙惹貢r期,任姓已播遷于今湖北、山西、陜西等境。同時,還可以判定任姓早期是以山東為其繁衍中心的,故任姓有以"樂安"為其堂號,其后遂成為當地一大郡望。另據《史記?南越列傳》所載,南海尉任囂曾矯詔使趙佗立國,這說明秦代已有任姓徙廣東。至漢時,任姓已散居于我國北方的山東、山西、河南、陜西一帶,南方則居四川、江蘇、廣東等地??梢?,任姓在漢之前即已南遷。漢時有世居沛地(今江蘇省徐州)之任敖,其后有子孫遷陜西渭南。魏晉南北朝之際,軍閥混戰,夷族入侵,中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任姓族人為避戰亂,開始大舉南遷至今江蘇、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并有任姓人遷入福建。唐時,社會穩定,政治清明,使留居河南、山東的任姓又興旺起來。南宋末期趙姓末代皇帝四處逃亡,元蒙古騎兵南下,使任姓逃難于我國南方各地。元末明初,旱澇蝗疫施虐,農民起義軍四起,造成中原、江南人口銳減,任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別遷于山東、河南、河北、江蘇、陜西等地。大約自清代開始,閩、粵任姓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現有任姓華人,并建立有宗親組織。如今,任姓已廣布全國各地,尤以河南、山東多此姓,兩省任姓約占全國任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任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的百分之零點三七。
任建宇
任建宇 任建宇,2009年7月畢業于重慶文理學院,當年獲重慶市選派到彭水縣郁山鎮擔任大學生"村官",后被錄用為公務員。重慶勞教處指他從2011年4月至8月多次發表"負面言論和信息",在他的公務員身份處于公示期,處以兩年勞動教養。2012年11月19日,勞教委撤銷了勞教決定,任建宇重獲自由。2012年11月20日,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原告任建宇訴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勞動教養一案,駁回任建宇的起訴。
任新民
任新民 任新民,導彈總體和液體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50年代起從事導彈與航天型號研制工作,在液體發動機和型號總體技術上貢獻卓著。曾作為運載火箭的技術負責人領導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曾擔任試驗衛星通信、實用衛星通信、風云一號氣象衛星、發射外國衛星等六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研制和發射工作。任新民是兩彈一星元勛之一、"中國航天四老"之一。
1、任不齊
(前545-前468):字子選,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著有《任子遺書》十二篇:《三才》、《為學》、《忠孝》、《言行》、《治道》、《進賢》、《刑賞》、《禮教》、《樂訓》、《燕居》、《問答》(上、下篇)。
2、任鄙
(生卒年不詳):任不齊五世孫,生活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秦始皇前的秦武王時代。著名勇士?!妒酚洝酚星厝酥V語記載:“力則任鄙,智則樗里。”任鄙當時是大力士,“扛鼎抃牛者”。
3、任囂
(前?-前208):任不齊七世孫,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進兵嶺南失利后,任囂、趙佗率軍再入嶺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統一嶺南。首任南??の?,并節制嶺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稱“東南一尉”。以番禺(今廣州)為郡治,在今倉邊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稱任囂城。前208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