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姓,是一個純漢族、源流單一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夏姓起源與分布地區,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夏姓起源與分布地區
夏姓起源
1.源于姒姓。
在秦漢之前,姓氏有嚴格的區分,姓別源流,氏分貴賤。姒姓家族由于正處于這段歷史的分水嶺,家族地位非常顯赫,因而姒姓諸氏,皆習慣稱氏不稱姓,沿用的姒姓一直以來為數不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紹興會稽山大禹陵附近。所有姒姓后裔皆以大禹后裔自居。在姒姓諸氏中比較常見的有夏氏,禹氏,歐氏,歐陽,黨氏,夏侯氏等。
2.源于媯姓。
出自媯滿的后裔陳國第十六位君主陳宣公庶子子夏,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3.少數民族中夏氏:
1、回族中的夏姓,山東德州北營夏姓、鎮江夏姓,都是回族。分布少而集中。《鎮江回回》。
2、土家族中的夏姓,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土家族本是漢族一支,土家族夏氏也和漢族夏氏同出一源。
3、蒙古族夏氏,明朝時有蒙古人改姓漢姓夏。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蒙古族中有夏姓。
4、滿人中的夏姓,東北夏氏在滿清時代被迫編入滿八旗,然而夏姓出自漢人,滿清滅亡後認祖歸宗,復歸漢家。
5、東北錫伯族中的夏氏,因滿清歷史原因,漢族夏氏流入錫伯族,後被滿清征調入疆。故少量分布于東北和新疆。血統上屬于漢族。
6、侗族中的夏姓,貴州省玉屏縣等地侗族中有夏姓。為漢族夏氏流入。
7、北宋屬國西夏黨項族有夏姓,然而黨項族已被鐵木真父子屠滅。該支已經不存。
夏姓分布地區
夏姓人口最為集中的為江蘇、浙江、江西三省,大約占夏姓總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貴州、湖北、上海,這五省市又集中了28%。江蘇為當代夏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夏姓總人口的15.4%,占省總人口的1%。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 。后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夏瞻:晉代杰出畫家,其作品被載入《歷代名畫記》及《圖書集成》等書中。
夏圭: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杰出的畫家。
夏元鼎:南宋文學家、詩人。夏敬渠:清代文學家、詩人。
夏白:明代欖雕“圣手”。
夏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夏承皓之子。
夏原吉:明朝大臣,為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戶部尚書,主持財政27年,支應無誤,在詳定賦役,清倉場,廣屯種,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績。
夏 恭:東漢光武帝時備受人敬仰的學者。依據史籍記載夏恭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易學教授,曾經教授生徒達100余人,可謂桃李滿天下。
夏無且:在荊軻謀刺秦王之時的侍醫,由于"以藥囊捉荊軻",而名登《史記》的"刺客傳"。
夏 育:衛國名震遐邇的勇士,據說他力舉千鈞,能生拔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