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人口眾多的民族,也有很多的姓氏,將這些匯集成一本《百家姓》,是古人的智慧。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錢姓的來源與歷史溯源,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錢姓的來源與歷史溯源
1、源自彭祖:據《史記·楚世家》及《姓纂》所載,五帝之一顓頊的玄孫陸終的第三個兒子彭祖,在西周時任錢府上士(掌管錢財的官),其子孫便以官為氏,稱錢氏。
源于改姓: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其他姓氏的人改姓為“錢”。例如,在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王錢镠,因為“镠”與“劉”同音,為了避嫌,將吳越國中劉姓子民改為錢姓。
少數民族改姓:中國少數民族中也有一些改姓為“錢”的情況。比如,在清朝時期,滿族八旗中就有一些人改姓為“錢”。
2、皇帝賜姓
在古代,賜姓是帝王彰顯皇家威儀、褒獎臣民、籠絡人心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就曾被南明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因此鄭成功又稱為國姓爺。
錢姓在歷史上是建立過政權的。五代時期,錢镠以杭州為中心建立了吳越國。雖然只是地方性政權,但是吳越享國有86年之久,還是有不少臣僚被賜以國姓“錢”,而改姓為錢。
3、少數民族改姓
歷史上,少數民族改漢姓是很常見的事情。百家姓中排名第二的錢姓,也存在少數民族改姓的情況。比如:蒙古族的敏罕氏,因敏罕的蒙古含義是數字“千”,這與漢姓的“錢”諧音相近,就有部分敏罕氏改姓為錢。
錢氏早期除部分分布于今山東、河南等省外,主要是在江南發展繁衍。秦朝有御史大夫錢產,子孫居下邳。西漢徐州人錢林,因王莽專政,棄官隱居長興陂門里。錢遜,因避王 莽亂,徙居烏程。唐初,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有中原錢姓錢姓將佐隨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宋元時期,錢氏發展到今廣東、四川、安徽、湖南等省。明清時期,今上海、云南、湖北等省市均有錢氏的聚居點。從清代開始,居住在閩、粵及沿海的錢氏陸續有人遷至臺灣,后又有徙居海外者。
唐末杭州臨安人錢謬,任鎮海節度使,896年擊敗董昌,據有今浙江及江蘇西南部、福建東北部地區,于907年被后梁封為吳越王,他自稱吳越國王,在位期間,曾征發民工,興修錢塘江及太湖水利工程,有利于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吳越國公傳5主84年,末代國君為錢謬之孫錢叔,于978年獻所拒之地歸北宋,被封為鄧王。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錢氏政權。
彭城郡:西漢改楚國郡為彭城郡,不久復為楚國。東漢時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
下邳郡:東漢置郡,治所在下邳。轄地北至江蘇邳縣,南至安徽嘉山,東至江蘇漣水、淮安。
吳興郡:三國置郡,治所在烏程。相當今浙江臨安、余杭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縣地。
1、錢鏗:錢鏗,是彭姓、錢姓、韋姓族人共同的祖先,今人曰之“彭祖,即大彭氏國始祖,因受封于彭城建立大彭氏國而被后人尊稱為彭祖。
2、錢讓:錢讓,字德高,今浙江長興人。為漢代官吏。陽嘉初舉孝廉。歷仕歷陽、章安縣令、黃門選部侍郎、廣陵太守、征東大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封富春侯。
3、錢樂之:錢樂之,是中國古代律歷學家。曾任南朝宋的太史令。
4、錢道戢:錢道戢,字子韜,吳興長城人,是陳朝官員。
5、錢镠:錢镠在唐末跟隨董昌保護鄉里,抵御亂軍,累遷至鎮海軍節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稱帝,受詔討平董昌,再加鎮東軍節度使。他逐漸占據以杭州為首的兩浙十三州 ,先后被中原王朝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吳越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