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姓家譜字輩排行大全表
河南光山 承先光正大永世保宗傳嘉慶安定守文明道德天
山東蒼山 安保會啟邦廣慶和太昌永傳獻吉祥敬修懷錦信浩月登輝揚
安徽合肥 正家本禮儀傳世尚文明永守為先志純修乃大成
安徽當涂 經修文盛道輔政聲聞漢平章績著唐
江蘇寶應 貴大順丙德作剛尚
浙江金華 美紹總聯芳昭宣豐豫勝蕃萃益金章紀敘云礽俊
湖南資陽 廷崇允嘉大一正德賢良孝友清時用才華上國光勛名輝盛世偉業煥鴻章
湖北恩施 宗祖仕顯盛大光先列秀新啟明昆
江西新建 尚永朝一甫明曰嘉隆盛維新昭偉烈濟美協其祥
四川合江 天下文章曰顯先有國超三四代元光宗體祖昌明遠永享榮華富貴全
云南昭通 達德捷敬文朝維念光先榮宗應守誠澤齊思治國世發紹家聲
廣東豐順 甲念大小百千福永忠良太時中文正興高必聰明歷代名位顯奕世功業成
河南信陽 天道中澤大其家學義芳居心培正本作德慶綿長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在論功行賞時,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國。因若木首封徐國,其后代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1、源于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徐國歷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史稱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春秋時,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聯合楚國所滅,后又復封徐偃王之子宗為徐子。戰國時,吳國滅徐,隨后越國滅吳,至楚國滅越,徐國的版圖歸入楚國。徐國的子孫遂以國名為氏,散居于江淮之間。
2、源于嬴姓,以部落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之后,裂分殷商遺民六個氏族與魯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來:
①北魏時,居住在今寧夏賀蘭山地區和甘肅慶陽地區的氐族中,有徐姓人。但這些徐姓人到底是出自嬴姓還是后來氐族人自行改姓,現在已經無法考證。
②蒙古族改徐姓: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漢姓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③朝鮮族改徐姓:唐朝百濟國王子扶余隆,改漢姓為徐姓。 清朝,居于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
④滿族改徐姓: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后成為東北地區的徐姓滿族。
古時徐、余二字通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余字像樹上筑有鳥巢形,而徐字像古代南方民族巢居形。這與原始社會的有巢氏“構木為巢”的傳說是一致的,說明最早的徐人應居住于森林茂密的地方,據考證應在今河北玉田北的徐無山,亦稱徐吾山。徐人后來遷移到江淮地區的低洼、潮濕地區。那么在平地上或者在低濕地上建高腳樓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善于這種建筑的人群當然首推來自北方的余氏族,而族徽則加雙人旁為徐,象征眾人搭筑木屋,有別于北方余人直接在樹上筑巢的原始方式。徐人所居之地稱徐,建立了城堡稱為徐邑,最終發展為國家和姓。
發源地: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古徐國都城所在,徐國注:夏朝至西周時期諸侯國,由徐姓先祖伯益之子若木建立,歷四十余君,享國一千六百余年。)
人口總數:約2000萬左右
名次:當今6000多個姓氏排序中,位列第11位
主要分布區域:江蘇、山東、浙江、安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