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 、端午節、中秋節 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今天小編整理了清明節當天遷墳的可以的嗎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當天遷墳的可以的嗎
清明節,又被稱為“祭祖節”,正是行清墓祭的好時節,那么清明節這一天可以遷墳動土嗎?
清明節可以遷墳。在遷墳的時間上,最好選擇在清明節來臨之前遷墳最佳,讓先人在清明節這天“入土安身”護佑后人。遷墳的過程在時辰上以不過“午”時最利,以免“午”時的陽氣灼傷尸骨。如先祖人數過多,可以在“午”時停止“起”尸骨,同時用黑布蒙穴、蓋骨。過“午”時后再起遷尸骨。
清明遷墳的注意事項
良辰吉日開始動工,最合適。清明節是萬物復蘇的一個節日,清明節遷墳一定注意在不明天遷走,找一個好日子遷墳,下葬也要找個吉時下葬。遷墳開始時,由家中的長子動第一鍬土,緊接著負責遷墳的工作人員開始施工。同時要注意,家族中孫子輩者不能動先祖的土。起穴后先祖的尸骨一定要安放整齊,把尸骨的各個關節原位安放,如有遺失的指節要仔細翻土查找,以免對后代子孫帶來肢體上的傷害。需要認真對待。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一、祭祖掃墓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四大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在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人們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帶上水果食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將供品擺放在墓地前面,將紙錢焚化,為墳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頭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二、踏青
踏青也稱作春游,古時也叫探春、尋春等等。清明時節,春回大地,陽光明媚,萬物復蘇,人間處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時光。踏青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風最為盛行,一直相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