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科技進步了,到了盛夏有很多降溫的手段,只要呆在屋子里就不怕火辣辣的陽光,順利度過一年中最為酷熱的季節。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小暑的由來和風俗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小暑的來歷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先民們就已經可以測出二十四節氣了,不過有明顯的記錄則見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記載道:“暑,熱也。今則熱氣猶小也?!蔽覀兛傻弥∈钪傅氖切?,還沒到達一年中最為高溫的階段。也可以從古老的《詩經·七月》中找到對于該節氣的描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蔽闹兴f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
1.游伏:到了這一天,人們會帶著一家老小出門到郊外游玩,與踏青類似,大家一同欣賞自然風景,“伏”與“?!蓖?,他們希望這么做可以“有?!保S尤叶计桨步】怠?/p>
2.曬東西:小暑之時,古代民間的轎鋪、估衣鋪、皮貨鋪、舊書鋪、字畫店、藥店以及林林總總的各類商店,都要晾曬各種商品。城市和農村的老百姓趁著大太陽好天氣,都要曬衣服、被褥。
1.食辛:也叫吃新,因為是指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舊時人們會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
2.吃六面:主要是熱湯面,這個時候多數人都會胃口不好,也是借著這個機會豐富面食品種,增加人們的食欲。
3.吃三寶:指的是黃鱔、蓮藕和綠豆芽。人們認為夏天消耗度,需要補充體力,吃這三類東西有利于補充營養,降溫解暑。
中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p>
一候溫風至:小暑之日“溫風至”,溫風就是熱風,人如在天地間一個大蒸籠中,蒸出滿身汗水,又如舒展在溫水中,苦不堪言還是興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
二候蟋蟀居宇:后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在穴中面壁,不能非出穴,它農歷七月才出穴,活躍在草叢中求偶,到八月田亮,就會聚在院中,天越涼離人越近。
三候鷹始鷙: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