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露節(jié)氣是9月08日星期五,公歷是9月07到09日交節(jié),這天天氣轉涼,露凝而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3年白露節(jié)氣是幾月幾日,歡迎大家閱讀轉發(fā)!

2023年白露節(jié)氣是幾月幾日
2023年09月08日 星期五
白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5個節(jié)氣,秋季第3個節(jié)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于公歷9月7-9日交節(jié)。“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jié)氣。由于冷空氣轉守為攻,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逐漸拉大。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記載:“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意思是說在這個時節(jié),因為早晚的溫差比較大,在晚上的時候地表的水汽就會遇冷凝結成為了水珠,然后碰到了地面的草本植物,然后就形成了露水。
而古人又是以四時配五行,其中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來形容秋露。白露時節(jié),天高云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
按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的“候平均氣溫”標準,候平均溫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從白露節(jié)氣開始,各地陸續(xù)開始進入到秋天。
民諺云:‘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氣乃肅,可以授衣耳。”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尚熱,但早晚天氣已有涼意,如果打赤膊就容易著涼。此外,這個時節(jié)還需預防秋燥。白露期間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釀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一候鴻雁來:白露之后,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集體遷徙。鴻雁開始從北方飛到南方。
二候玄鳥歸:玄鳥特指燕子,燕子也要飛到南方去過冬了。
三候群鳥養(yǎng)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養(yǎng)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
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晝夜溫差可達十多度。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后,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按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的“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的標準,候平均溫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從白露節(jié)氣開始,各地陸續(xù)開始進入到秋天。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jié)氣。